CAN总线协议及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工业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呈现出“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整车电器功能迅猛增加,车内电子控制单元之间交互的信息愈加复杂,不仅促使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升级,也推动着总线技术在车载通信领域的发展。汽车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汽车总线。汽车CAN总线在当前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起到支撑性作用,CAN通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功能实现甚至行车安全。因此,对汽车CAN总线进行研究,确保其通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汽车CAN总线系统复杂、内容广泛,在整车CAN总线网络系统设计、控制器CAN通信软硬件开发以及汽车CAN总线协议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依托广州某整车厂车载网络项目,基于系统工程学V模型开发流程,对汽车CAN总线技术进行研究,旨在确保汽车CAN总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汽车CAN总线协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CAN总线通信原理出发,研究汽车CAN总线网络系统设计,并通过对CAN总线分层结构协议的逐层分析,明确V开发模型中CAN总线的设计需求。其次,对汽车CAN总线的软硬件设计进行研究。在硬件方面,本文基于模块化的思想研究主要元器件的选型和布置要求;在软件方面,本文利用AUTOSAR软件架构对CAN Driver等模块及报文收发机制进行研究,明确V开发模型中CAN总线的设计实现。然后,针对CAN总线协议测试内容多、范围广、测试效率低的问题,以Vector设备为核心,设计汽车CAN总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并对系统的测试用例和测试软件进行开发,提出一种汽车CAN总线通信协议的验证方法。最后,利用所搭建的CAN总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对设计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对某车型网关控制器进行CAN总线测试,测试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搭建的汽车CAN总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功能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要求。研究内容经过实车项目验证,CAN总线通信稳定性好,为企业CAN总线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FRP)约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为进一步提升再生块体混凝土的上述性能,扩宽其工程应用范围,本文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GFRP)约束再生块体混凝土柱的轴压与抗震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
对附加粘滞阻尼器的被动控制结构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在给定的目标位移下可以确定结构所需要的阻尼器参数。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进化速度和搜索精度。并行遗传算法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性能提高进化效率,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可以实现结构阻尼器布置方式的多目标优化。本文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粘滞阻尼器进行设计,将自适应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应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正在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然而在城市中建设新停车位的难度极大,当前国内许多城市正试图通过车位共享,提高现有车位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城市的停车难问题。但是当前的停车诱导系统大多需要在停车场内设置传感器来检测车位状态,只适合统一管理的大型停车场,无法有效支撑车位共享。本课题探索了面向车路协同(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
2.0μm波段光纤激光在激光雷达、激光医疗、激光测距、激光遥感和光谱学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高增益的掺铥(Tm3+)玻璃光纤是构建高性能的2.0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核心材料,而在激光玻璃中实现高浓度的Tm3+掺杂是研制高增益的掺Tm3+玻璃光纤的前提。纯石英玻璃存在固有的分相区,导致其Tm3+的掺杂浓度较低(≤2wt.%)。而多组分氧化物玻璃具有高的稀土离子溶解度,成为高增益玻璃光纤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许多城市出现暴雨内涝频发、水体水质日益恶化等问题,城市水文良性循环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珠海海绵城市横琴新区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模拟了低影响开发建设情况,探讨了其对城市水文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并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低影响开发在实际建设中的不同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研究区的SWMM模型,利用Morris法探究参
目前,城市化速度与日俱增,城市环境与生态也随之被影响,其中城市热环境也随之恶化。城市建成区局地热环境恶化问题正逐渐受到多方关注。城市热环境备受关注背景下,热岛效应是其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而商业区作为城市中人类聚集活动空间中最复杂最多元的公共空间,拥有着高密度的人群、建筑集聚,其室外热环境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应当高度重视。绿化是改善城市局地热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对商业区绿化的量化研究以及绿化对商业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高度城镇化地区洪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汽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人口、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承灾体的易损性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城镇化发展对降雨的影响以及洪涝灾害风险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城镇化发展快、经济要素集中度高的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梳理了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和特点,分析了降雨结构和极端降雨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得通信设备用户不断增加,通信业务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这对通信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输信号标准、模式越来越多,发射频段不断增加,发射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需求,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必须能够支持高效率地同时传输多频、多模多标准信号。然而,传统的无线模拟通信系统为了实现多个频段之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而新型环保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低,寻找高效存储新能源的方法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变材料(PCMs)通过潜热的形式实现能量存储,具有储能密度大、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运用于热能的交换与存储。目前,在低温领域应用(低于100℃)的PCMs大多选用石蜡,其熔融潜热高,过冷度小,同时具有化学惰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易发生熔体泄露,因此,PCMs的封装定型技术直接影响到其储能性能及使用耐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推进,无人艇由于其灵活性、安全性等优点,正在逐步得到发展与应用。在复杂的海洋交通环境中,无人艇时常面临着动态障碍物的碰撞风险,提高无人艇的自主动态避障能力,是保证无人艇在海上安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本文以“基于AVOD水面无人艇自主动态避障技术研究”为题,分析水面无人艇自主动态避障需求,搭建水面无人艇自主动态避障系统软硬件框架,提出基于三维目标检测的多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