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成像术发展史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传统X线诊断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79年的生理或医学诺贝尔奖授予了2位非医学专业的CT发明人: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Allan McLeod Cormack,1924-1998)和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1919-2004)。诺贝尔委员会盛赞CT是医学界划时代之产物。CT不仅自身是一件及其新颖的发明,它的突破进展更是掀开了医学影像诊断设备飞速发展的华丽序幕,为医学进步插上了强劲的助推器。在CT发明之前,曾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做过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其中主要是传统X线成像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图像重建算法3方面的发展对CT发明的影响最大。而CT40多年发展的状况再次令人称奇。CT在上世纪70-80年代历经了5代机型的发展,在第2代CT完成了单一的脑部CT到全身CT的过渡,至第5代CT时已经能对心脏等运动的人体器官进行检查;上世纪80年代末螺旋CT的横空出世可谓CT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以增加螺旋CT探测器排数成为CT仪器升级的惯例,并主导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1世纪后CT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螺旋CT继续增加层数,双源CT和宝石能谱CT成功的开发成为了时代的先锋,再次把CT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在CT自身新技术开发方兴未艾之时,CT与其他医学影像成像系统的整合又开辟了新的医学成像方式。总之,每一阶段标志性CT设备的推出代表了多项新技术应用的开始,代表了更多临床工作中的难题被攻克。CT在医学影像诊断、放射治疗计划制定以及介入治疗中,提供的影像资料质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信息越来越广。此外,CT在非医学领域中的演进也是CT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CT这种无创检查方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使之成为对人类造成较多电离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之一。CT电离辐射防护的进展即反映了CT的发展水平,又从电离辐射防护方面对CT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T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的医院中安家落户。CT在中国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程,目前中国CT研发水平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通过对CT发展史的回顾,莫忘利用科技发展成果为全人类造福之根本。为专业人士合理发展与应用CT这类大型医疗设备及技术提供有益的史学参考,有助于解决伴随高科技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竞争意识的不断提升,竞争导致的心理压力也呈现增强趋势,精神障碍则呈现出高发病率和年轻化走向,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面对日益突出的精神疾病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同样也是任何一个单位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党和国家早就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的思路。今年国家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期刊
变体飞行器通过改变机翼形状来满足如高空巡航、快速攻击等不同的任务需求,在改善飞行性能和扩展飞行包线上都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其中属于中等尺度变形的变弯度机翼是变体飞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有培养播音员的播音专业被调整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作为文化名词,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
期刊
近年来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热电转换技术及高性能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Zn4Sb3因为具有较高的ZT值而被公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中温热电材料之一,但其
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是人们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两种常用手段。由于大多数非线性问题无法找到精确解,人们不得不寻求近似解析解。寻找近似解析解的最常用方法是摄动方法。它在弱非
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只是在去噪和图像恢复方面引入了偏微分方程,直到九十年代才比较系统地将偏微分方程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并结合
研究表明:心脏发病主要是由心房和心室的再入性心率失常(Reentrant tachycadia)引起的,再入性心率失常包括心房和心室的心动过速和室颤,而心动过速则被认为是由于心肌中电信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