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髓外病变(extrame dullary disease,EMD)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8例,其中37例初诊时伴髓外病变(A组),71例为不伴有髓外病变(B组)。分别收集初诊时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及患者初诊时ISS分期、D-S分期、克隆类型、初诊骨髓浆细胞比例、骨破坏数目≥3、治疗方案及疗效等临床数据,A、B两组临床特征及两组生存获益;37例EMD患者根据其累及部位不同,分为骨相关的髓外病变(bone-related EMD,b-EMD)和严格的髓外病变(strict EMD,s-EMD),分析两亚组间生存差异以及分析影响EMD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根据患者诱导治疗是否含有硼替佐米,进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分析。结果:初诊MM伴髓外病变患者常见M蛋白类型依次为IgG型、IgA型、轻链型,b-EMD患者27例,累及部位依次为肋骨37%(10/27),椎体33.3%(9/27),锁骨、股骨和额骨各7.4%(2/27)、胸骨、肱骨和肩胛骨各3.7%(1/27);s-EM D患者10例,髓外累及部位依次为:椎管内60%(6/10),肝脏20%(2/10)、腹壁及胰腺各10%(1/10);与初诊不伴有髓外病变的MM患者相比,性别、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ISS分期、D-S分期、克隆类型、初诊时骨髓浆细胞比例、骨破坏数目≥3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 lb)、血清钙(Ca+)在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EMD组COX回归分析显示未见影响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截止到2020年12月,随访患者10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A、B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8个月和26个月,两组中位OS时间均未达到。A、B两组预计3年PFS分别为12.6%和57.9%,预计3年OS分别为59.6%和9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s-EMD、b-EMD与B组三组相比,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3个月、19个月和26个月,三组中位OS时间均未达到,三组预计2年PFS分别为0、24.1%和57.9%,预计2年OS分别为0%和84.6%和96.8%。差异均显著;所有初始诱导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MM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27个月,中位OS时间未达到,不含硼替佐米治疗患者的中位PFS为21个月,中位OS为46个月,含硼替佐米与非硼替佐米治疗患者的预计3年PFS分别为61.4%和25%(P<0.05),预计3年OS分别为89%和62.1%(P<0.05);A组中含有硼替佐米治疗与不含硼替佐米治疗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2个月和18个月,两组中位O S均未达到,两组患者预计2年PFS为分别为32.8%和0%(P>0.05),预计2年O S分别为84.7%和8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含有硼替佐米与不含硼替佐米治疗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24个月,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两组患者预计3年PFS分别为69.9%和4.7%(P<0.05),预计3年OS分别为97.1%和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初诊EMD患者最常见免疫球蛋白克隆类型为IgG型,b-EMD最常受累部位为肋骨旁软组织,s-EMD最常受累为椎管内;2.与不伴有髓外病变的初诊MM患者相比,初诊EMD患者的性别、年龄、克隆类型等指标无显著差异,Hb、Alb、Ca+差异明显。COX回归分析显示未见影响E MD患者PFS及OS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3.与不伴有髓外病变MM患者相比,EMD患者预后较差,且s-EMD患者预后显著明显差于b-EMD。4.硼替佐米可改善初诊不伴髓外病变MM患者生存期,但不能克服EMD患者的不良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造瘘管术及传统造瘘术,观察一次性使用阻断式造瘘球囊导管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探讨一次性使用阻断式造瘘球囊导管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球囊导管造瘘将病例分为两组,(1)行传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传统造瘘组),共33例;(2)于术中距回肠末端10-15c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DNA甲基化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胃癌诊断和预后的DNA甲基化标记物,判断它是否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的甲基化标记物。方法:1.选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胃癌DNA甲基化芯片数据,应用GEO2R筛选胃癌的差异甲基化基因,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蛋白含量;制备以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通过建立载人前列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对前列腺癌移植瘤进行体内超声显影的实验研究。方法:(1)实验一中分别培养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2和前列腺癌细胞LNCa P,用免疫荧光法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蛋白进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所能取得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搜集我院胸外科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信息,其中共纳入32例采用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A组,以及从同时期接受腔镜Mckeown术式的患者中纳入32例患者,分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基线资料,观察术后指标包括手术并发症、胸
目的:探讨超声多模态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提供有效检查方法。方法:通过对在我院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共计81个结节依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TI-RADS分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及US-FNAB,并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65例。所有患者必须先行常规超声检查,依据甲状腺影像数据报告与评分体系(TI-RADS)的各项评价
目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TLNU)与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半尿路切除术(RLNU)进行对比,探讨CTLNU术式的疗效以及术者舒适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证实为上尿路上皮癌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TLNU组和RLNU组。通过统计两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体重指数(BMI)、病变部位等一般情况以及
目的: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关键枢纽基因,并检测其中的关键基因IFI44L的生物学功能及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从而可能为ESCC的诊治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以期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7351,GSE75241,GSE100942,GSE106185这4组基因芯片,使用batch Normalize程序包对合
背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源发于骨髓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中位发病年龄较西方年轻。其主要是由于特征性的BCR-ABL融合致癌基因的形成以及具有强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引起致病。目前首选的治疗药物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其中由于慢性髓细胞治疗药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gankyrin和c-myc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癌蛋白与不同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其在ESCC中发生、发展、转移中的所起的作用,并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住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放疗科的食管鳞癌(ESCC)患
目的:本研究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为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2020年01月01日近5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749例患者,经术前的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一般病历资料(年龄、性别等),重点研究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学征象,比较甲状腺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