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供氮特性及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土壤田间原位培养法、无氮区生物量吸收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相结合,在三个有机质水平红壤上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供氮特性、烤烟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特征、打顶后烟叶烟碱累积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随着红壤有机质含量升高,烤烟生长期间土壤无机氮含量升高,施氮能够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低、中有机质红壤上施氮对无机氮含量影响持续到移栽11周,高有机质红壤上则持续到采收结束。团棵至采收结束,低有机质红壤上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降低,中、高有机质红壤上,不植烟裸地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升高,不施氮和施氮处理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均降低。低、中、高有机质红壤上烤烟生长期间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分别在61.8kg·hm-2~71.5 kg·hm-2、65.5 kg·hm-2~95.3 kg·hm-2和68.5 kg·hm-2~104.6 kg·hm-2之间。红壤有机质含量和施氮对烤烟叶面积和根冠比影响显著,对鲜干比影响不显著。烤烟干物质累积主要集中移栽后11周内,烤烟干物质总累积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增加,施氮能够提高烤烟干物质累积量。干物质在各部位中分配为烟叶>烟茎>烟根,分配比例分别在45.69%~59.31%、22.41%~29.26%和18.29%~25.74%之间,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干物质在烟叶分配比例降低,根茎中则升高,且施氮能降低干物质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提高根、茎中的分配比例。随红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烤烟总氮、土壤氮、肥料氮累积时期延长,累积量增加。施氮时烤烟总氮累积量增加。烤烟全生育期吸收总氮中29.07%~40.26%来自肥料供氮,59.74%~7093%来自土壤供氮。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烟株吸收肥料氮的比例下降,土壤氮的比例升高。氮素在烟叶中分配比例占到总吸收量的58.7%~66.2%,烟茎和烟根分配比例则分别占到16.2%~26.9%和13.4%~19.6%。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氮素在烟叶和烟根中分配比例降低,烟茎中分配比例升高。施氮能够降低氮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提高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不同部位中肥料氮比例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烟根>烟茎>上部叶,土壤氮比例为上部叶>烟茎>烟根>中部叶>下部叶。烟叶中烟碱总累积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施氮能够提高烟碱累积量。不同部位烟叶中烟碱累积量表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有机质和施氮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显著。低有机质红壤施氮能够提高烟叶品质;中有机质红壤上,施氮时下、中部叶品质提高,上部叶品质降低;高有机质红壤上,施氮达到90 kg·hm-2时烟叶品质下降。烤烟氮素积量与氮素供应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烤烟生长期间氮素表观损失量为低有机质>高有机质>中有机质,施氮时表观损失量增加。红壤烤烟氮肥利用率在25.42%~30.61%之间。低有质含量红壤上应在90kg·hm-2纯氮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上保持不变,高有机质含量上应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其他文献
命运的不可抗拒,现代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与个人"反异化"的徒劳无功,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本能欲望与文化传统对个体生命的双重扭曲和控制,是奥尼尔和曹禺剧作中共同关注的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但很多城市在发展经济时忽略了人居环境建设,甚至以牺牲人居环境为代价,存在着人居环境与经
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耐旱、耐盐碱、耐寒等特点,在绿化、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法是常用的教学法之一。在现代散文教学时,可从比较写景,比较写人,比较写事三个方面着手展开对文本的解读,以达到优化生本对话,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电解池无碱电解,安全,电解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产氢纯度高,应用范围广泛。再生燃料电池(RFC)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及比功率,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新型储能电
<正> 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控制,建立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通过模型研究实体(原型)的特征和规律。建立模型可以在所要研究的范围内更普遍、集中、更深刻地描述实体的特征
依据动量理论,线性理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理论知识,设计了一台300W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其中设计了四套风轮,分别为对称翼型的NACA0018三叶片及五叶片风轮和非对称翼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渐推进,我国机械制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地质勘查工作与地质钻探工作的任务进展,为其项目的具体实施作出了基础奠定。本文将以机
利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LCM)及温差共混法(TDB)进行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PET/PP)及热致液晶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TLCP/PET/PP)的原位共混实验。利用
在国际社会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调查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