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损害及其赔偿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制度是公民精神权益维护的利器,对公民精神权益的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什么样的损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鉴于此问题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以及如何进行赔偿展开研究。本文除第一章导论部分和第七章结语部分外共分为五章:第二章,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该章首先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展开论述,对理论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内涵的观点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笔者赞同广义的精神损害赔偿这一观点的理由,接下来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演进做了叙述。第三章,精神损害概念的反思。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对损害展开论述,对损害的内涵作出界定,认为损害是法律主体因其权利或法益受侵害而导致的不利益。进而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损害分为财产损害与非财产损害、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反射损害与第三人损害,对损害做了分类研究。最后,笔者得出:法律意义上的精神损害,是指非法侵害他人的人格利益致使他人精神利益之减损这一结论。第四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损害范围的理论支撑。本章主要为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寻求理论上的界定依据,笔者首先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损害范围的方式进行评述,即列举主义方式、概括主义方式以及限制扩充主义这三种方式,并就确定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损害范围的方式提出建议。其次,笔者就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损害范围的确定标准,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第五章,我国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范围。这一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结合我国的现有法律规定和学术研究成果,笔者指出了在我国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侵害人格权造成的损害、侵害身份权造成的损害、侵害人身自由权造成的损害、侵害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物品造成的损害、违反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契约造成的损害、侵害知识产权中的精神权利造成的损害、环境侵权造成的损害。第六章,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通过前几章的论述,我们已经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范围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该损害如何进行赔偿便成为本章的研究重点。笔者从赔偿金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标准入手,提出了限幅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标准。
其他文献
“再”系列是湖北美术馆开辟的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主题、媒介及现象进行再思考的品牌展览。此次由杨小彦、冀少峰、郑梓煜策划的“再影像:光的实验场”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展期
学位
[摘要]在艺术表现形式的复杂环境中,雕塑艺术以其高度集中的本体语言和艺术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雕塑艺术打破了传统的架上雕塑,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文章从雕塑艺术的概念出发,论述了雕塑艺术的转变演进过程,分析了雕塑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雕塑艺术;艺术空间;延伸性  艺术在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趣,而社会的进步也
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政府要进行生态治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建设生态协商民主来扩大公众
因果关系是民事侵权责任体系的构成要件之一,功能在于为侵权行为的归责提供事实上的因果链条。在民事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对于惩罚加害人和救济受害人至关重要。环境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农民工放弃维权、恶意维权、极端维权等非制度维权现象,如果弃这种现象于不顾,长期下来,积少成多,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导致国家的分裂,损害社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这是国际开放性、一体化经济的客观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