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的世博会建筑表达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依次从社会文化、技术和艺术的角度,以较为详实的史实为基础,分析了自世博会创办以来,其展馆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与社会文化、技术和艺术美学发展的关联性、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三元价值体系的假设,从而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价值追求目标提出要求,同时对照分析历史上世博会中国馆的问题及其成因,试提出提高中国馆技术和艺术水准的策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并概述世博会发展历史,界定世博会建筑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概论和总述。第二部分从社会文化视野以及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世博会是近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从世博会与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传播、世博会与地方文化传播、世博会建筑与权力文化、世博会建筑与当代多元文化四个角度论证世博会影响及推动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和举办国家及城市本土文化的发展;世博会建筑体现国家权力文化和权力形象并展现当代多元文化;世博会建筑作为展示文化理念和技术进步的工具,与场地规划、展品一道记录了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民族意识的觉醒、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危机及人们反思推动可持续发展文化理念的传播。第三部分从建筑形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技术进步下世博建筑形态及其演化规律。把世博建筑视为被不同技术应用的对象,将建筑技术作为展现科技进步的一个维度,分析世博建筑形态的转变过程,从而折射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部分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近现代建筑思潮、艺术美学的变迁和世博会建筑艺术形态发展的基础上,探讨近现代艺术美学与世博会建筑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但松散的三元价值体系的假设——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指出在复杂多元的实践面前,世博会建筑的追求价值和评价体系应是多元的。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价值追求目标,对应于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分别提出了要求,世博会建筑设计应为多维而综合的设计,且各个价值维度的消长可以多种多样。同时论文对应解读历史上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认为其在建筑技术的运用、建筑内涵的挖掘、建筑形态艺术性等方面都缺乏高度和深度,论文从社会文化心理、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分析中国世博会建筑形态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状态的策略。
其他文献
<正>历史没有过去,而活在当下。人类文明起点相同,路径不一。西方文明路径的重要特点,是空间的位移,文明和国家形态不断在炸毁的"废墟"和开拓的"空地"上建立。中国文明进程的
以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理论结合实际,详尽地介绍了两种查找变压器绕组股间短路点位置的方法(股间直流电阻法和漏磁测量法),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本文的研究思路基于作者的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由于作者一直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故利用工作的机会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探索如何使老年旅游市场走出隐而不
从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国内保税区以来,保税区已经经历了17年的风雨历程,为促进地方与国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入世承诺的逐一兑现,关税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
MCCN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经营企业,于2003年6月正式投产,年产各种滤芯800万只供应国内的整车及配件市场。随着公司规模的逐年扩大,在经营管理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60年代兴盛于大众文化最为发达的美国,后又波及到意大利、日本等国。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新波普艺术,紧接着80年代后中国又出现了所谓的“
驰名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条约和各国法律为其提供了与普通商标相比更广范围和更高水平的特殊保护制度。作为《巴黎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已经建
在我国,建筑能耗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约占全社会能耗的27%。因此,建筑能耗比重大、利用效率低已成为我国建筑用能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上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对建筑的保温隔热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多种路径选择,然而从本质上看,电子政务体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提供了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治理范式。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