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电化学发光成像新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细胞分析是当今生命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为从根本上认识基本生命过程的细胞结构和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可能。单细胞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细胞的生命过程,例如凋亡和致癌作用,解决基本生物学问题,并最终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独特的参考。因此开发高分辨率观察单细胞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各种方法学尝试主要集中在单细胞成像上,如荧光显微成像,拉曼光谱成像,扫描电化学成像等。其中,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成像作为一种新兴成像技术已用于纳米粒子、细胞膜蛋白、电化学过程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ECL成像开始逐渐被应用于单细胞成像,展现了极高的信噪比和良好的时间、空间可控性。发现单细胞电化学发光成像的新特性,对于进一步拓展该技术在单细胞成像研究中至关重要。针对这一挑战,本论文进一步发展了ECL这一技术在单细胞成像上的应用,实现了高空间分辨、高稳定性的单细胞ECL成像,并首次发现了单细胞ECL发光漂白现象。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化学透镜效应的高景深分辨ECL成像:ECL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等特性,但有效调整成像时景深(即ECL发光层的高度)以形成高景深分辨的ECL成像这个问题尚待解决。事实上,ECL的发光区域限制了它在细胞显微成像与生物学测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在论文的第一章节,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化学透镜效应的原创策略,调整经典ECL反应体系的发光层高度。该ECL反应模型体系由三联钌吡啶(tris(2,2’-bipyridyl)dichlororuthenium II,Ru(bpy)32+)修饰的微珠与共反应物三丙胺(tri-n-propylamine,TPr A)组成。通过调整溶液的缓冲容量,改变ECL的反应速率,证实了这一策略能实现对ECL反应层的精确控制。ECL图像体现了反应过程中电生TPr A自由基分布浓度的光学特征。该新特征的发现为研究ECL反应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ECL显微成像和生物学测定开辟了新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基于化学透镜特性的方法能控制ECL反应层的空间扩展,这在概念上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相似,将有助于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目标物或细胞进行高景深研究与成像。(2)高稳定性的单细胞ECL成像:ECL显微成像已成功应用于细胞、微米级/纳米级物体和电极表面电化学过程的成像。经典的ECL反应体系由Ru(bpy)32+发光体和高效的共反应物TPA组成。当连续记录ECL图像时,ECL光信号的快速衰减成为了限制这项技术发展的关键。在论文的第二章节,我们研究了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K1)ECL成像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情况。利用Ru(bpy)32+衍生物标记该细胞的质膜,在共反应物TPA存在的条件下记录单个细胞图像。结果表明ECL信号的损失与TPA氧化电流的降低有关。随后,通过对电极表面进行阴极再生处理,使TPA氧化强度恢复到近似初始状态,得到一系列光信号稳定的ECL图像。由此,建立了高稳定性的单细胞ECL成像分析,将为进一步推进ECL单细胞成像奠定基础。(3)单细胞ECL漂白成像:在论文的第三章节,我们首次研究了光漂白对ECL的影响。在Ru(bpy)32+衍生物标记CHO-K1细胞的质膜后,使用连续渐进照明的共聚焦模式,对固定细胞的选定区域进行光漂白,并记录其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图像与ECL图像。结果表明,PL模式中细胞膜被光漂白的区域在ECL成像时同样呈现了较低的光发射水平。ECL光信号下降与PL光信号损失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证明这是由CHO-K1细胞质膜上ECL标记物的光漂白造成的。这项新特性的发现,为进一步理解ECL基本原理提供了宝贵信息,并为单细胞ECL显微成像与光漂白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机会。
其他文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驱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non-thermal plasma,NTP)在常温下表现出良好的VOCs去除能力,操作简单,近年来备受关注。低温等离子体常与催化剂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对VOCs的去除效率和显著提高CO2转化效率。因此,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研究目的:随着心血管疾病介入技术的广泛发展和造影剂(contrast medium,CM)的广泛使用,造影剂诱发的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这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不良有关。这项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对CIN
【目的】1.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RT-SWE)技术对正常成年人群反应肾脏皮质硬度的杨氏模量值进行定量评估,统计分析正常成人肾脏弹性值范围,为后期评价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脏功能及结构的改变提供参考依据。2.初步探讨RT-SWE技术早期检测CKD患者肾脏纤维化的潜在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疗效,以优化老年子宫脱垂手术方式,改善子宫脱垂女性的生活质量。同时,探讨3D-MRI在盆腔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盆腔脏器脱垂分度(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II度及以上的60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
注射型原位凝胶植入剂(injectable in-situ forming implants,ISFIs)是一种新型的缓释制剂。与其他输送体系相比,具有局部作用,系统毒性低,可注射,侵入性小,作用时间长,病人顺应性和耐受性好等优点,被认为在药物缓控释,生物工程,细胞输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的制剂原理,是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溶解
目的:探究CB2R在脊髓损伤前后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调节CB2R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调节CB2R在体内和体外对小胶质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选择性激动CB2R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轴突再生、脱髓鞘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明确调节CB2R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小鼠脊髓损伤前后CB2R的表达量的差异。在对小鼠实施椎
研究背景心肌纤维化(M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及心脏老化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最终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损害,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所以寻找抑制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的新靶点迫在眉睫。低分子量透明质酸(LMW-HA)不仅是纤维化的产物,也可以作为驱动因子刺激纤维化,但其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研究目的研究低分子量透明质酸(LMW-HA)对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
【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的表型,可以分布在全身的任何部位。近40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6-7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患病率占所有NENs的60%-70%,成为消化系统仅次于结直肠癌的第二常见肿瘤。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