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型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知识技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传统文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使命,其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亟需加以重视。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府-学”关系现有研究成果,政府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中既承担着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环境营造、监督评估等推动者的职责,又扮演着利益共享者的角色,分享创新创业型大学输出的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品牌声誉和社会地位等,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和思想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美国商务部创新创业办公室在142所美国一流大学的联合推动下发布了《创建创新创业型大学——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报告》,强调促进和鼓励师生创新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开展校企合作等。我国高校除四川大学外,尚无贴上创新创业型大学“标签”的,但大部分都在致力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内创新创业型大学相关研究成果虽日益增多,但多从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等角度切入分析其概念、特征及地方高校向其转型的方式,尚未查到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政府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的相关成果。本研究旨在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三螺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出我国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中扮演着政策制定者、资源配置者、环境营造者的角色,描述了我国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已采取的举措,探析政府在推动贯彻中出现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使得创新创业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政策保障不充分、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营造不浓郁等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两所国内外政府推动建设的创新创业典型高校进行案例分析,根据相关理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了政府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丰富政策内容、明确政策主体、规范制度流程,形成“点-线-面”有机融合、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创新人才考评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三是加强组织建设,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多元参与治理,打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本文在理论、内容及方法上均有一定的创新。理论上,更精准地界定了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容上,更深入地探究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将府学关系和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相结合,研究政府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方法上,采用理实结合、纵横比较、质性研究与量化分析交叉,力图使论据更充分地验证假设成立。通过对创新创业型大学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义,本文为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与模式提供了参考,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相关研究,推动了三螺旋理论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与发展领域的应用,为政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高校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新路径,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用,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知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现实借鉴意义,有助于促进新经济结构形成,提升国家创新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