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呼兰河传》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对《呼兰河传》的研究因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对萧红作品的翻译与研究而渐多起来。萧红是葛浩文最喜爱的中国女作家,随着他对《呼兰河传》的译介,这一作品的独特艺术价值与魅力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这部小说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没有特定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呈现散文化的结构特征,但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描绘出东北大地的风土人情、封建制度压制下的国民劣根性以及悲凉的人生,在抗战大背景下写出自己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
  本文试图从黄忠廉教授提出的翻译变译理论分析葛浩文英译《呼兰河传》,分析翻译变译理论在该作品英译中的体现和效果,希望对日后学者进行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有所启示,进一步证明该翻译理论的实践价值。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针对过去对《呼兰河传》和变译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二章介绍了翻译变译理论,包括该理论的产生、理论依据、运作机制及其涵盖的七种变译手段;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其中增译、减译、编译、并译及改译这五种变译手段在葛浩文英译《呼兰河传》中的体现及效果,从而分析《呼兰河传》英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进一步证明翻译变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呼兰河传》英译本是葛浩文早期完成的中国作品翻译,虽然对原作自然段落、语言风格、特色民俗及传统文化的表述有所改动,影响了原作主题及叙事特征的完整呈现,但其译文语言流畅自然,符合目的语读者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及认知模式,结构也更加紧凑,总体上传达出了原著作者的情感,在目的语读者中接受度颇高。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翻译变译理论用来指导文学翻译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译文在目标语读者中的接受度。但目前《呼兰河传》及其他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更好方式及该翻译理论应用于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实践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例句是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教学示范的作用,因此例句的编写是一项格外考究的工作。研究从例句语境着手,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目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三套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发展汉语》。对于其中语言点及综合注释部分的例句进行了穷尽式的梳理考察,整理出九类语境问题,即语境缺失、语境不明、语境无效、语境生造、语境隐晦、语境过窄、语境过时、语境不当与话题敏感,并根据
学位
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
学位
本研究着力于从感知的角度研究美国电视新闻播报的韵律历时变化。研究方法是在语料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听感实验。首先对一个超过4小时、时间跨度为50年的新闻播报语音语料库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和SPPAS进行半自动处理。通过对基音的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1965至2015年间,美国主流电视新闻播报的语调波动幅度在逐渐增大。在1995年之前,增大的幅度不是非常明显,仅有6.46%;但2005年之后的调值
美国作家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出版后,接连在全世界成功引发了“吸血鬼热”,其超自然的吸血鬼小说也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而发表于3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也同样凭借490多个超自然的短篇故事奠定了其文学经典的地位。虽然蒲松龄和安妮·赖斯来自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超自然故事其实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揭示了关于人类生活的基本现实、人类存在的共同思想和全人类的精神困境等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校高等教育大幅扩招,而近年来不断出台的教育公平促进政策,也使得不同文化、经济背景的学生得以进入同一个课堂,接受同样质量的大学教育。然而,首次离开熟悉的成长环境,这些年轻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与心理压力,都会对他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许多学者也就这一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学位
口译员作为语言不通的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很多需要同声传译的场合,尤其是一些经贸论坛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字口译。数字本身信息量大、冗余性低和不可预测等特点,使其成为译员在高压下顺利完成同声传译任务的一个难关。  目前为止针对数字口译的研究中,大部分是探究口译活动中数字的笔记方法和技巧。本文将把重点放在探寻化解同声传译数字口译难题的对策上。对策不同于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它既不
学位
随着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口译的重要性愈发彰显,会议口译也已成为广泛采用的口译模式。译员是口译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口译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译员的参与。和联络口译相比,会议口译往往更加正式、严肃、公开,译员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更大的压力。很多情况下,译员不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他们需要适时适度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推进口译的顺利进行。  本文首先论证了将把关理论引入口译研究的可行性。把关理论认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