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蟹源致病菌(X-1株)进行了鉴定和致病机理的研究。 首先,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常规鉴定和细菌编码鉴定,确定其为假单胞菌。 其次,对该株细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细菌对小鼠和河蟹均具有致病性,死亡率分别为100%(8/8)和87.5%(7/8)。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107CFU/只。同时,还研究了环境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0℃、25℃和20℃的水温下细菌对河蟹致死率分别为100%、80%和60%;水体pH值在5.0和10.0时,10h内细菌对河蟹的致死率均为100%,而pH 7.5时,致死率仅为40%。充气与不充气条件下细菌在10h内对河蟹的致死率分别为60%和100%。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细菌对河蟹的致病性。此外,该菌还具有凝集鸡、小鼠、牛、鲫鱼、鲢鱼、兔、家鸽的红细胞和粘附Hela细胞的能力,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粘附侵袭力。 进一步测定了细菌的内毒素和胞外产物(ECP)的致病作用。采用三氯乙酸(TCA)溶解法提取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的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LPS可引起河蟹发病,但不能导致河蟹死亡,说明该菌内毒素毒力较弱。 在培养温度为20℃、25℃和30℃条件下细菌产生的胞外产物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107mg/mL、3.952mg/mL和3.372mg/mL。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不同温度组间的大部分蛋白条带无明显差异,只有相对分子量为54 000蛋白条带差异较明显。三组的ECP均具有溶血性,但均无细胞毒性和酪蛋白酶活性;三种温度的ECP对河蟹均有致病性,但死亡率不同,分别为60%(25℃ ECP)、20%(20℃ ECP)和20%(30℃ ECP)。 综上所述,本实验室分离的蟹源细菌X-1株为假单胞菌弱毒株,其对河蟹的致病机理主要是粘附素,内毒素和胞外产物中的溶血素等毒性蛋白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