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脉冲波压力致裂煤体机制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能源,2020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比为56%。我国煤层的渗透性低,瓦斯抽采困难,直接影响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煤层增透是解决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进行高压电脉冲技术增透煤层的探索研究,但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体的机理尚不明确,现场应用还未全国推广。为研究高压电脉冲波压力的相关性质及其在不同条件下致裂煤体的损伤规律和致裂机理,本文研制了可控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体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以完成煤体表面冲击和受载含瓦斯煤体钻孔冲击致裂实验。本文以软煤、中硬煤、硬煤三种煤体为实验对象,采取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岩体断裂力学模型,阐明了高压电脉冲波压力致裂煤岩体过程,揭示了高压电脉冲波压力致裂煤岩体机理。通过选取不同实验参数下的煤体冲击致裂实验,获得了不同参数下高压电击穿水介质后产生压力波的相关特征,揭示了煤体在高压电脉冲波压力作用下的渗透率演化规律。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获得了放电回路中放电电压、放电电流、电路电感、电极间距电阻及充电电压U0与击穿时延TB的理论公式,得出充电电压U0与击穿时延TB呈负相关关系。得到高压电脉冲波第一脉冲压力和第二脉冲压力的数学模型,及高压电能转化为脉冲波机械能的理论转化关系。(2)建立了高压电脉冲波断裂力学模型,阐述了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岩体机理及其过程,得到电脉冲波在煤体中产生粉碎区和裂隙区域的理论依据,在双向围压和瓦斯压力条件下,得到高压电脉冲波作用产生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3)研制了可控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体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以完成煤体表面冲击和受载含瓦斯煤体的致裂冲击实验。在爆炸水池中,可以研究不同实验参数时高压电脉冲波的压力特征,包括不同放电间距、不同电容量和不同放电距离等参数。在密封箱体中致裂受载含瓦斯煤体后,配合相应的检测设备,可以评价高压电脉冲波的致裂效果。(4)最佳放电间距Dopt与放电电压U的关系为Dopt=0.097U1.564。放电能量增大时,放电回路中峰值电流Im增大、击穿时延TB和电压降ΔU减小,冲击波峰值压力Pm对放电电压U的敏感性大于电容量C。高压电脉冲产生冲击波的峰值压力随传播距离增加呈幂函数关系衰减,放电能量Ed和传播距离S的双重影响因素下,冲击波峰值压力Pm的经验公式为Pm=6683.7-1.147((9)0.5615。(5)实验煤体表现出强应变率效应。高压电脉冲波对煤体的致裂是煤体内部损伤不断积累的结果,放电电压越高,脉冲波冲击煤体造成的损伤越大。高压电脉冲可以改造煤体微米量级的结构,进而改善煤体的吸附性能。电阻率检测煤体损伤的敏感性大于超声波检测,本实验中电阻率检测损伤因子Dρn是超声波检测损伤因子Dvn的1.39-2.33倍。(6)高压电脉冲波作用硬煤和中硬煤后,煤体的渗透率都大幅度提升,当围压2.0MPa,进气压力0.5MPa时,高压电脉冲波作用硬煤后,煤体渗透率的增加率达到198.7%。在高压电脉冲波作用后硬煤的渗透率增加量小于中硬煤。高电压脉冲波作用煤体渗透率的增加量大于低电压脉冲波作用煤体的渗透率增加量,进气压力0.75MPa、围压3.5MPa时,12k V冲击煤体渗透率的增加量是10k V冲击煤体的4.22倍。(7)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体时,煤体的最大损伤处是致裂孔附近,裂隙由致裂孔向煤体四周发展。放电能量Q与煤体上表面产生的裂隙总长度L和裂隙平均宽度d近似呈线性正相关,拟合公式分别是L=0.035Q-10.73和d=0.00087Q-0.455。在高压电脉冲波对煤体作用的动载阶段,煤体内径向最大压应变和环向最大拉应变与放电能量呈线性正相关。高电压的脉冲波对煤体造成的损伤因子大于低电压脉冲波对煤体的损伤,17k V致裂煤体后的电阻率检测损伤因子Dρ是9k V的1.51倍,超声波检测损伤因子Dv是9k V的1.72倍。(8)有围压约束时,煤体致裂产生的裂隙量和裂隙宽度比自由状态时小,围压比与损伤因子呈线性负相关。存在瓦斯压力时,煤体的电阻率检测损伤因子Dρ和超声波检测损伤因子Dv分别是不存在瓦斯气体压力时的1.37倍和1.28倍。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电脉冲波致裂煤体机制进行研究,依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得到高压电脉冲波的压力特征,并且探讨高压电脉冲波对煤体的致裂增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波对煤体具有较好的致裂增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在煤层增透中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提高瓦斯抽采率,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图[201]表[36]参[227]
其他文献
发展安全、高效的锂离子电池是解决我国环境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电能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MoS2等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Cs)通常具有转换-赝电容协同嵌锂(吸附)机制,且片状结构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是一类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循环稳定性差是其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一般认为,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率高导致了循环寿命问题。由于MoS2的失效机制缺乏更加系统的研究
学位
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一旦脱水升温会加速,甚至发生自燃,但是水份在其中的影响作用机理尚不清晰,因此研究水份在此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机理对煤自燃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干燥称重和工业分析测试了煤中水份,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煤中外水和部分可室温干燥脱除内水是自由水,其余室温干燥不可脱除水是结合水。自由水含量受煤的性质、外部环境、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与表面裂隙占比正相关。常
学位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和有机电化学催化合成反应均通过单电子转移过程产生活性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光化学催化以“光子”作为反应试剂,有机电化学催化以“电子”作为清洁的试剂。由于相似的活化方式,许多在光化学催化条件下实现的化学转化在电化学条件下也可以实现,反之亦然。然而,光化学催化合成和有机电化学催化合成方法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竞争的策略。光电化学结合的催化合成策略在化学转化中的独特优势,通过一系列具有实例
学位
超分子自组装化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特征,并且已经逐渐发展到新的科学领域。在本文中,我们科学的设计合成了十种同功能性有机配体,通过运用配位驱动自组装的思想和金属组装子导向可编程自组装的方法,报道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功能性配体的超分子配合物,这些功能化的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在光功能材料、催化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在第二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新颖的蒽基双(β-二酮)配
学位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信息处理过程的智能计算系统,因具有自我学习和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实际过程是复杂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具有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时变性等特征,单一神经网络存在灾难性遗忘问题,无法有效学习所有样本等问题,因此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预测是神经网络模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模块化神经网络是基于大脑的“模块化”特征设计的,可以有效提高
学位
模型平均是近年来统计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它主要利用一定的权重将来自不同模型的估计或预测组合起来.通过选取适当的权重,可以有效地提高估计或预测的精度.模型平均主要分为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和频率模型平均(Frequentist model averaging,FMA)两类.由于BMA需要确定各模型的先验概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FMA.对FMA的
学位
非凸优化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在深度学习、仿真和金融分析与预测等领域。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二次规划问题、秩极小化问题、深度学习中的复杂损失函数极小化问题等都是非凸优化问题。本文基于DC(difference of convex functions,简称DC)框架重点研究了非凸优化中两类重要问题——二次指派问题(Quadratic Assignment Problem,简称QAP)和稀疏Envelope估
学位
脑电(EEG)信号分类技术的突破,将引发人机交互技术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这将对医疗保健、智能汽车和仿人机器人产生重要影响,更为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脑电信号的分类准确率的提升成为脑电信号处理关键。本文以脑电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构建更高准确率的脑电信号的分类识别模型为目标,围绕脑电信号分析处理中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三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结合改进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非
学位
在金融学研究领域中,一篮子货币期权是一类重要的多资产欧式期权,通常用于多种国际货币的交易。这类期权,在数学上可以用著名多维BlackScholes方程来描述(详见文献[1])。所谓多维Black-Scholes方程,就是下列二阶偏微分方程这里Si是第i个国际货币的汇率,V=V(S1,S2,···,Sn,t)是基于国际货币的汇率S1,S2,···,Sn的期权价格,常数qi∈(0,+∞)是原生资产Si
学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能够收集到一类具有函数特征的数据,如曲线、曲面、三维图像数据等.这类数据统称为函数型数据.近年来,随着各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函数型数据频繁地出现于生物学、医学、计量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领域.对函数型数据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统计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函数型回归作为分析函数型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应用领域.函数型线性模型是函数型回归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常被用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