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违约”再审视——以“效率违约”与相关制度的依存关系为中心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法律经济学的兴盛,美国法学界产生了效率违约理论,并且司法实践也认可这种理论。这种理论在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得到了法学家们较为广泛的研究和积极的讨论,而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学者却不认可该理论,或者是忽视这种理论,甚至对其存在很多误解。两大法系国家学者对同一理论的态度存在天壤之别,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本文从合同法价值理念的角度和与效率违约存在依存关系的合同法制度(尤其是违约制度)两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上述问题的价值因为和制度因为。   首先,对“违约”的评价需要分析各国合同法的价值理念。英美法系国家合同法认为合同法最大的价值在于效率,而大陆法系国家认为公平正义才是合同法根本的价值。基于基本价值理念的差别,前者认为合同法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违约行为不具有道德上的可非难性;后者则认为合同法与道德评价相关联,契约应当信守,并且违约行为具有道德上的可非难性。效率违约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立场与英美法系国家合同法的价值理念契合,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价值相左。   其次,是否允许“违约”需要考虑违约救济方式的选择。在基础价值观念差别的影响下,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对违约救济方式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差别。前者主要采用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后者则主张实际履行的救济方式优先于损害赔偿。对实际履行的重视成为大陆法系国家不接受效率违约最根本的制度因素。   再次,对是否“效率”的判断需要考虑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可预见性。从这一角度分析,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非财产性损害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诉讼成本分担规则等都成为影响效率违约的制度因素。违约人对是否“效率”的判断不仅考虑违约可获得的预期收益,也要考虑将对违约受害人赔偿的数额。不同国家的违约赔偿规则的差别使得各国对违约受害人损害赔偿范围预见性的程度也不同。此外,预期违约制度通过对违约相对方的的保护,而对效率违约产生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通过第三人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效率违约。   最后,我国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合同法制度主要承袭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坚持契约信守原则,强调违约责任的制裁性质,对违约行为进行道德的否定性评价;在我国违约救济方式的选择上,实际履行明显优于损害赔偿;合同法中违约归责原则采用严格责任,使得违约责任呈现扩张趋势。效率违约理论在我国的价值理念和法律背景下也很难获得“存活”的空间。   仅一项制度或一项规则的不同,不足以完全排除一个理论。一个理论能否在不同国家得到认可,需要用基本的法律价值理念和整体相关联的制度进行考察。本文通过价值层面和与效率违约相依存的制度的系统分析,解释了两大法系的国家对效率违约理论的态度截然相反的现象。
其他文献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力量训练关系到了青少年的各个方面的身体状况,因此,要使得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维持在一个协调发展中,必须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于力量方面的
提出一种基于81°倾斜光纤光栅(81°-TFG)的新城疫病毒(NDV)免疫传感器。分析81°-TFG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传感特性。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修饰81°-TFG的表面,然后将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欺诈案件屡有发生。但我国现有的立法规定使得诉讼模式在证券欺诈纠纷解决中处境尴尬,无法解决此类纠纷中的现实问题。加之目前的国情与社会背景,导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到建筑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建筑施工质量包括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对于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方面进行具体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大,前景广,充满活力。随着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企业规模逐渐变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
目次一、企业法视野下的合营(一)合营的相关界定(二)本文提出的界定二、反垄断法视野下合营的实然定位(一)反垄断法的特殊需求(二)欧盟和美国的实践(三)欧盟和美国实践存在的
语文是文化学科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随着体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学也在悄然变化.而对于运动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更注重运动训练,轻视文化学习,这
“Nervous shock”,可以译为精神打击,在英美侵权法中是指加害人的故意或过失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恐惧、惊吓、悲痛、愤怒等心理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利益的
死刑作为一种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直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人们才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死刑产生质疑,对其存废问题展开激烈论战。一本名为《论犯罪与刑
欧洲一体化已经进入了超越经济社会的深化阶段,塑造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大欧洲”成为欧盟的长远目标,然而,欧洲认同的缺乏使得一体化深入欧洲社会面临观念和认同的瓶颈,从而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