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减饱和法处理砂土液化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理和改善地基条件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一项普遍的任务。经研究,将气体注入砂土的孔隙中,降低土体的饱和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砂土抗液化能力。近年来,微生物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普遍重视和探索研究。本文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可以产生氮气这一机理,对微生物减饱和法在处理可液化砂土的可行性做了系列研究。在微生物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菌会还原硝酸根离子里边的氮元素,生成氮气充填砂土孔隙,从而达到减饱和的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结合土壤中游离的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从而胶结砂土以增加砂土的强度和硬度,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砂土抗液化能力。论文在所建实验室条件的基础上,对影响MIDP工艺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可行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不同的对比研究,以能够为MIDP技术探究出一种可行的工艺,并且提高其处理的性能。论文首先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且对所选择的脱氮假单胞菌做了活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脱氮假单胞菌反硝化过程做了室内试管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基于反硝化的MIDP技术与广为研究的MICP技术存在耦合效应,其中,反硝化过程与碳酸钙沉淀的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碳酸钙沉淀是反硝化作用在含有溶解钙离子的溶液中与其产生的无机碳结合而产生的结果,而沉淀反应又有助于中和反硝化过程中的碱性倾向,从而使反硝化菌有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反硝化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反硝化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及积累。此外,论文经过小尺寸砂柱试验,证明了反硝化过程在砂土环境中的可行性。在砂土环境中,反硝化过程能够正常的进行,并且有效地降低了砂土的饱和度。对灌浆工艺进行优化之后,可以利用微生物减饱和法对可液化砂土进行处理。与此同时,本文为了研究基于微生物减饱和法处理砂土的处理工艺,利用FLAC3D系统模拟了两种不同处理方法下砂土的抗液化性能,发现平面处理相比较于竖向处理而言可以更有效的改善砂土抗液化性能,在注浆工艺的研究中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欣荣发展,云计算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并影响了整个社会商务模式的进化和改变。大多数企业都将信息数据化,以便进行业务处理。基于性价比高的缘故,弹性伸缩的云计算服务是企业的首选。然而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庞杂,这决定了将部门和部门之间、项目和项目之间的云资源分隔开并各自进行统一管理十分重要。与此同时,为保证企业的云资源池数据安全,同样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多种用户角色进行权限管理。本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村镇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在满足基本的吃、住需求后,村镇居民对出行交通工具有了新的、更新换代的强烈需求,中国微型车辆行业在此背景下飞速发展。但受发展速度太快的影响,门槛低、国家政策滞后、企业管理水平差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尤为明显的就是微型车行业尚未形成非常适合的营销体系,大多企业还是在借鉴汽车、摩托车和家电行业的营销体系,这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对于营销体系的概念,学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机关和企业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构建了自已的信息系统用来处理各类内部信息,然而随着各类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却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机关和企业所处理的信息有些并不适宜公开,但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却大多在第三方的服务器上进行,明文存储在不可信的第三方平台上,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所使用的系统不同、软硬件不相同等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异构数据,这些异构数
由于物联网、车联网的兴起而导致的计算场景变化给传统云计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嵌入式设备的轻量云计算是解决物联网和车联网中计算需求的有效方案。在满足关键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如何设计面向轻量云的统一资源管理架构以及轻量云资源的有效编排部署,是实现物联网和车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和创新点:首先,面对物联网和车联网的资源受限场景,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我国沿海地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这些工程大多建在深厚的软土地基中,在长期静荷载和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会发生固结沉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长期静荷载和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蠕变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排水模式对于蠕变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1)通过对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试样开展三轴分别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越来越大,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建筑节能设计所使用的建筑节能气象参数存在时效性和完整性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建筑节能设计流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实现一套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共享平台。该系统的实现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
十多年前,孔子学院为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经过不懈努力,孔子学院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合作的主体,以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已初步实现全球布局,办学质量日益提升,运行机制逐步健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本土适应性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孔院和孔子课堂总数可观,但区域分布不均衡;由于本土化程度不高,孔院在师资、教材方面仍不能满足本土汉语教学的现实需求;大多数孔院运营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下十分严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是老年人的失能化,失能化老人相对普通老人更需要合适的居家养老。当代普遍为独生子女,照顾失能老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智能化的新时代给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带来一个契机,将智能化与以失能老人为主的居家养老相结合,探索合理、高效的新模式,也能够给失能
本文探讨了“有”字存现句和“是”字存现句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相关问题,具体分析了两类句式的根本差异和语义句法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两类句式的教学语法,继而应用于教材编写中,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范围、语料来源以及两类存现句式的研究现状。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两类句式理论语法的合理性和教学适用性,并结合语境讨论了两类句式的核心差异——语义差异,阐述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普及率在不断地提升。使用电动汽车作为无功电源来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可以降低电网在无功补偿装置方面的投资,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本文依据V2G技术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基于改进GSO算法的V2G无功优化策略,应用MATLAB程序对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利用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后的节点电压质量情况。首先,本文阐述了电动汽车对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相关理论。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