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Hs和ZEO负载RBA荧光剂体系的腐蚀预警智能涂层构建与机制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cheng7758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腐涂层是应用最为广泛且高效、便捷的海洋环境钢结构腐蚀防护措施。涂层下早期腐蚀具有隐蔽性和危险性,因此高效精准灵敏的腐蚀检测技术亟待研究。近年来,新兴智能材料的出现使涂层下早期局部腐蚀的高灵敏度便捷监检测成为可能,赋予有机涂层腐蚀预警功能。基于荧光探针的腐蚀预警智能涂层是集大通量扫描和局部腐蚀精准定位的有效方法。但pH或铁离子单因素响应的荧光探针,存在准确度欠缺问题。荧光探针的过早暴露会导致失效和荧光猝灭。基于此,本论文创新性地围绕实现荧光对比强化、荧光探针前期保护及靶向释放、腐蚀因子Cl-捕集治理等方面,结合先进和全面的微观表征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致力于构建一套集高对比度、高灵敏度与高精准度于一体的涂层下早期腐蚀预警体系。本论文采用罗丹明B酰腙作为高效荧光指示剂。以广泛应用的荧光指示剂罗丹明B为出发点,经酰肼化反应和丙酮亲核失水反应制备自身无荧光活性的罗丹明B酰腙(RBA)。实验表明,无荧光活性的RBA与Fe3+的络合产物经紫外光激发后,表现出强烈的荧光发射行为,并且Fe3+·RBA络合物在酸性环境中能够增强荧光强度,从而实现pH与Fe3+协同优先响应下的“荧光开关”机制,克服单一因子刺激下的荧光误判和局部腐蚀定位精准度不足的短板。杂离子实验表明RBA同时体现出对Fe3+的特征响应。相对于RB,RBA具有与铁离子更小的配位数,表明RBA具有更高的铁离子响应灵敏度。RBA与铁离子的络合,降低了分子的整体能量,反应倾向性大,配合物稳定性很高,这有利于其作为铁离子响应荧光指示剂。配合物Fe3+·RBA吸收光子和发射荧光行为主要归因于电子在HOMO-2和LUMO+5自旋轨道之间的跃迁。为避免荧光指示剂RBA受到复杂腐蚀环境的干扰而导致失效,本论文采用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沸石(ZEO)两种保护载体,分别基于其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特性,实现对RBA的负载保护、有效释放和铁离子响应荧光功能的发挥。通过分层自组装法将去质子化的RBA插层负载于LDHs之间,构建RBA-LDHs超分子体系,实现荧光探针前期保护。应用XRD检测到LDHs插层负载RBA前后,其层间距由0.3342nm增大到0.5124nm。结合XPS对N、O元素的检测,协同验证了LDHs对RBA的插层负载。应用紫外-可见吸光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相关光谱,检测了RBA-LDHs在氯离子溶液中释放的RBA的浓度和荧光强度变化,证明了RBA的Cl-响应插层交换行为。同时结合XRD对LDHs释放RBA前后层间距变化的检测计算,验证了Cl-被LDHs插层捕集,达到了腐蚀区预治理的目的。将RBA/LDHs应用于环氧涂层,3.5 wt%Na Cl溶液中能够显著地以荧光信号定位涂层下的早期局部腐蚀以及涂层的缺陷破损区。同时,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表明,RBA/LDHs的片状形态和分散分布增强了涂层的屏蔽性能,显著降低了腐蚀性介质在涂层中的扩散速率系数。利用ZEO将RBA包覆于其晶格笼内或负载于表面,实现对RBA的保护,防止RBA过早暴露于腐蚀性环境而导致荧光猝灭。SEM、XPS及XRD等表征分析证明,RBA被ZEO成功负载。通过荧光相关光谱的检测和拟合分析,发现存在两种不同尺度的荧光粒子。小尺度的荧光粒子为被释放的表面吸附RBA,当其与铁离子结合,发出荧光。大尺度的荧光粒子为晶格笼内包覆RBA的ZEO,Fe3+能够扩散进入ZEO晶格笼内,并与笼内包覆的RBA形成荧光活性的络合物。结合总有机碳TOC检测实验验证了表面吸附RBA的释放,并计算了释放RBA的浓度,其释放过程动力学曲线呈先增长后趋于平稳的特征。荧光显微观测表明,将RBA-ZEO应用于涂层中,能够有效地指示涂层下早期腐蚀发生情况,精准定位腐蚀部位。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表明,纳米级ZEO(或RBA/ZEO)填充了涂层缺陷等微孔,增加腐蚀介质向涂层扩散和渗透的难度,显著提升了涂层的阻隔与防腐性能。除了涂层损伤的自预警,自修复功能是现智能防腐涂层另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缓蚀剂的自修复技术简单且高效。在涂层中添加缓蚀剂或负载了缓蚀剂的分子载体,当涂层出现损伤和局部腐蚀,缓蚀剂从涂层中释放到损伤部位,直接作用于局部腐蚀过程,抑制涂层损伤处暴露金属表面的腐蚀电化学反应。因此,本论文还考察了RBA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罗丹明B酰腙对碳钢表现出显著地缓蚀作用,缓蚀效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最佳浓度约为6 mmol·L-1,缓蚀效率始终高于99%,而且持久性较好。RBA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是通过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实现的,并且以在阳极区的吸附和对阳极反应的抑制为主。RBA对碳钢的覆盖率随着电极电位的提升而增大,电位和覆盖率呈现出互相促进的正向作用,因此具有较好的阳极缓蚀性能。RB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合作用,并且符合Langmuir吸附特征。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RBA在碳钢表面吸附的活性原子为羰基O,而且接受基团上的苯环H和C(CH3)2基团,因接受基团整体呈负电势而发生物理吸附。RBA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分子性质与缓蚀效率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符性。初步通过复合量子化学参数构建了RBA分子结构与缓蚀效率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综上所述,RBA对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本论文所构建的基于LDHs和ZEO负载RBA荧光剂体系的腐蚀预警智能涂层,可期望具有一定的缓蚀自修复作用。
其他文献
以图像作为输入,使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有意义的文本描述,称为图像描述生成(Image Captioning)。因其位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大研究领域的交汇处,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此。图像描述生成任务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场景图对图像中对象之间语义关系进行注释。通过生成图像的场景图,为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引入对象之间关系的引导来增强区域级特征,有利于推理出正确的文本
学位
重载卡车具有载货量大、运输成本低、动力强劲等优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也正是由于重载卡车通常具有较大的载重,一旦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爆胎其行驶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很难依靠驾驶员的应急反应成功脱险,从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研究爆胎车辆的稳定性控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一种爆胎车辆的主动控制系统,并对爆胎车辆的脱困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鉴于爆胎实车实验的高危险性,建立Tru
学位
停车位检测是自动泊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性能决定最终泊车效果。目前,空停车位检测主要使用基于视觉的方法,通过车辆装备的鱼眼相机拍摄图像,根据相关算法得到环视图像,实现基于环视图像的空停车位检测。但现有方法存在车位线及角点不清晰或出现遮挡时空停车位检测精度较低或无法检测的问题。并且有些方法步骤繁琐,需要进行车位标记推断匹配及对车位占用情况分类,检测速度不够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环
学位
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隶属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单棘鲀科(Monacanthidae)、细鳞鲀属(Stephanolepis),是极具增养殖开发潜力的鱼种,研究其早期阶段发育及生长、摄食特性,既可填补该鱼种早期发育生物学理论空白,又可为人工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人工培育条件下,采用显微观察以及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丝背细鳞鲀的胚胎发
学位
近年来,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3D感知技术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激光点云检测技术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在现有的激光点云目标检测算法中,车辆和骑行者检测准确率较高,行人检测准确率较低,且面向行人的研究算法较少。根据KITTI数据集公布的前沿算法,车辆激光点云检测的精度达到90%,而行人检测的精度只有45%左右。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预测效率更高的激光点云行人目标检测新方
学位
海洋底栖纤毛虫是海洋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栖息于沉积物表层或底内。由于沉积物中的纤毛虫难以辨认分离,底栖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明显滞后于浮游类群。渤海海域的底栖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研究存在空白。本论文对渤海莱州湾三山岛近岸海域底栖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从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共发现底栖纤毛虫40余种,累计分离并鉴定底栖纤毛虫22种,隶属于20属(伪角毛虫属Pseudoker
学位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对自然场景下文本检测任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文本检测方法的性能,本文提出基于位置感知的特征选择文本检测网络和基于性能导向的多阶段特征文本检测网络,从特征利用的角度来提升文本检测的性能。在常用的自然场景数据集中,文中的方法可以实现目前最优的检测效果。文本检测方法中基于直接回归的文本检测方法因其简洁的网络结构和稳定的检测效果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这类方法在
学位
海草作为沿海生态系统的基础物种,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但近年来海草正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危机,成为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现阶段,海草的衰退主要归因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栖息地破碎化、富营养化、污染和生物入侵等,而对海草内在生物脆弱性的关注较少。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北方代表性海草-鳗草的放氧复合体(OEC)易光失活,明显区别于陆地植物和海藻。因此,为了深入了解海草OEC光失活规
学位
可重复构建是指在预定义的构建环境下重新创建二进制工件的能力。由于可重复构建具有保证软件构建环境安全和提高软件构建和分发效率的作用,许多开源软件存储库(如Debian,Guix)开展了软件可重复构建实践。然而,由于判断信息的不足和源文件的复杂多样导致确定软件不可重复构建的原因仍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个挑战,本文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不可重复构建原因分类检测。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的不可重复构
学位
海胆是海藻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扮演着“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角色,其种群数量对于维持海藻床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海胆的食源组成以及其捕食者都是控制海胆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北方经济价值较高的光棘球海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模拟实验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自然海区光棘球海胆的食源组成,筛选和确定了其潜在捕食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捕食者的捕食策略,旨在掌握该海胆的食源组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