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戏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过程,至元杂剧,已经成为较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一。元分院本为一,杂剧为一。”[1]元杂剧吸收了多种歌唱形式的特色,“以歌舞演故事”,在元代盛极一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杂剧作家和大量的杂剧作品,其演出在勾栏瓦肆、酒楼茶肆、寺庙以及路边(称“打野呵”)随处可见。入明以后,元杂剧经历了由平民化向贵族化再向文人化的转折,其演出场所逐渐由民间转入庙堂,演出形态也相应变化。但明中叶以后,元杂剧的演出已经鲜少再见,其演出形态的演变只能从文字资料和戏曲文物中去探寻。今可知元人杂剧作品共计737种(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但多数没有存本,是依据戏曲目录著作载录的。元杂剧现存162种,除《元刊杂剧三十种》并《王粲登楼》一剧共计31种确为元刊作品外,其余131种皆为明刊本。明人所保留之元杂剧,并非依原样所存,大多依照元杂剧在明代存留、演出、变化的实际,加入自己的改编,其从文本面貌上来看,与元元杂剧元刊本区别甚远。若将元杂剧明刊本归类分析,则不难看出其相对于元刊本,经历了一系列有规律的演变,这种文本上的变化,不仅是明人改编的结果,极有可能暗含着元杂剧在元、明两代演出实际演变的细微痕迹。本文主要围绕“杂剧的产生及元杂剧元明刊本叙录”、“元杂剧元明刊本‘念’之对比”、“元杂剧元明刊本‘唱’之对比”三个问题具体行文。分别对现存元杂剧元、明刊本作一文本比勘分析,从元杂剧剧本宾白、曲词两大因素的变化中,探究元杂剧这一古老的戏剧形式在元、明两代的发展中,其舞台演出实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