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VOCs的丙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关注。人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室内工作或者学习,长时间的处于VOCs的环境中,很大程度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引起头痛、乏力、胸闷等一系列疾病,因此对VOCs的治理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浸渍法和熔融纺丝分别制备了吸附性丙纶非织造布和聚丙烯纤维。浸渍法制备丙纶非织造布部分研究了活性炭粉碎效果、氧化石墨的还原、浸渍液粘度、浸渍布的耐摩擦性、力学性能以及吸附二甲苯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及其吸附机理;熔纺纤维部分分别探讨共混料流变性以及两种产品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特别是纤维吸附二甲苯动力学特征。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活性炭、氧化石墨、浸渍丙纶布以及吸附纤维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浸渍液的粘度与活性炭和氧化石墨含量有关,活性炭中微孔结构使浸渍液粘度上升,层状氧化石墨则使浸渍液粘度下降,还原氧化石墨尺寸增大、扭曲变形和疏水性团聚均造成浸渍液粘度上升。(2)浸渍法处理的丙纶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3)活性炭、氧化石墨及其混合填充的丙纶非织造布对二甲苯的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s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且活性炭/氧化石墨浸渍处理的丙纶非织造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二甲苯在极性粘合剂分子中扩散过程控制着吸附过程,致使吸附活化能增加。(4)炭含量3.75%和5%的PP/EVA/AC共混物,纺丝温度为230℃;POY纺丝速度为2800m/min;罗拉牵伸比为1.4,可纺性较好。温度为323K时,共混聚丙烯纤维吸附量均达到390mg/g。(5)Lagergren s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丙纶对二甲苯的吸附过程,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属于物理吸附。极性氯化聚丙烯分子直接致使浸渍丙纶非织造布与熔纺聚丙烯纤维对二甲苯的吸附行为明显不同。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1)用氯化聚丙烯将粉碎的活性炭与氧化石墨混合料结合的丙纶非织造布,耐摩擦性好,拉伸强度高,且有较好的吸附性。(2)基于熔纺与加弹技术,率先制备出高吸附性PP/EVA/AC共混纤维;其力学性能良好,二甲苯吸附优,可用于家具和化学建材包装材料,以及室内和交通工具内饰材料。(3)简易搭建了二甲苯的吸附测试装置,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确定浸渍丙纶布的气相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实验结果显示:测试装置实用,数据科学可靠。这为吸附剂的气相吸附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碳杂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领域中极其重要的反应,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及中间体的制备和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传统的碳杂键构建主要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加入配体,强碱以及高沸点溶
供销合作社是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长期扎根农村、紧贴农民、熟悉农业,是政府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提供各项为农服务来体现其价值。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定位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计划经济时期承担“保障供给、繁荣经济”重要行政职能的经济部门,转变为参与市场竞争,以经营活动为支撑和载体,发挥为农服务功能的市场主体。M县供销合作社是计划经济时期组织架构健全
大学生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与动力。基于文献梳理,揭示了创业精神包含哲学与心理两大层次;通过调查与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目前创业精神水平整体不高,提高大学生创业精
会计专业最主要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实训教学的操作实践,它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地提高会计职业的相关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
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对于整个道路的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交通的最初观点是以人为本,而道路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这是所有道路建设中都必须遵守的本文就从道
常用的人体跌倒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检测法、基于环境信号的检测法和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检测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受外界条件
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初中时期,学生心智实现快速发展,其求知欲较强,更希望表现自我个性,直接增
针对轮轨故障噪声信号非平稳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神经网络的轮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轮轨噪声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得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发展。这是当前教育追求的一个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人们愈发重视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党和政府近些年来不断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更是将人们的关注焦点聚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上。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其校企合作的成效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许多学者已经从中职学校和企业的角度,分析了现下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