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后,原本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迫走向近代世界,开始向国外派驻使节,郭嵩焘与刘锡鸿就是第一批驻外使节的代表。这些驻外使节大多出身传统士大夫,身上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他们出使西洋后身历异文化的直接冲击,因对待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而逐渐分化为两类:一类是思想相当开明,在出国前对时势和洋务已有较深认识,出国后对西方的了解更为深入,这类使节以郭嵩焘为典型,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已由器物、制度进入到思想层次;另一类是出国前思想保守,出使后经反复验证,虽然修正一些原有的错误和偏见,但仍坚持认为西法不能行于中国,这类使节以刘锡鸿为代表,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仅限于器物层面。 郭嵩焘与刘锡鸿面对西方文化所出现的思想分歧,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碰撞背景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做的不同价值选择,也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中国国内思想、政治的影响和国内政治派系斗争对社会发展的羁绊。郭嵩焘与刘锡鸿的矛盾折射出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艰难,同时也为晚清外交近代化研究乃至整个晚清社会近代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切入点,因此研究郭嵩焘和刘锡鸿的矛盾进而揭示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艰难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全文共分五部分: 一、考察了晚清外交格局的演变和清政府对这一变化的反应。主要通过分析传统外交思想的内涵、近代外交观念和体制的内容,探讨了晚清外交在外交观念、外交体制和外交行为三个方面的变化,从而阐明了“郭刘互讦”事件发生的背景。二、考察了“郭刘互讦”事件发生之前郭嵩焘与刘锡鸿的关系,通过对二者从相识、相知、共事期间密切关系的分析,为郭嵩焘与刘锡鸿关系的恶化进行了铺垫。三、梳理了郭嵩焘与刘锡鸿之间嫌隙初萌、矛盾公开到最后发展为“互讦”的过程,同时分析了郭嵩焘与刘锡鸿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四、考察了晚清政府管理外交的重臣——总理衙门大臣和北洋大臣李鸿章对“郭刘互讦”事件的态度,从而揭示了国内政治派系对晚清外交近代化的阻滞。五、分析了“郭刘互讦”事件的时代背景,肯定了其意义,认为这一事件凸显了晚清外交向近代转型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