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S是重要的II-VI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场发射器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论文采用热蒸发法、水热法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自组装CdS纳米带、CdS纳米棒、Zn2+替换Cd2+形成的CdS/ZnS复合纳米棒以及Zn2+掺杂的CdS树叶状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CdS微结构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生长进行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UV-Vis),拉曼散射(Raman)及光致发光(PL)光谱表征研究其光学特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量子点自组装的CdS纳米带采用精确设计的热蒸发法,以CdS粉末为原料,可控制备了自组装的CdS纳米带。通过XRD、TEM的表征和分析,发现纳米带由纳米颗粒(平均尺寸约为3nm)组成,且为单晶结构。借助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表征和分析,发现纳米颗粒的生长方向分别沿[21|-1|-0],[011|-0]和[0001]晶向。微区Raman光谱测量,在299.0和603.5cm-1出现了两个Raman频移峰,并且向低波数偏移。微区PL光谱测量,得到一个以2.43eV为中心的较强的带边发射。CdS纳米带在未来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CdS纳米棒的可控制备及反应时间、温度对纳米棒的晶体质量和光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溶剂热法,在乙二胺溶液中,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和温度,系统研究了CdS纳米棒的结构和光学特性。借助于XRD、TEM的表征与分析,发现200℃是制备高质量CdS纳米棒的最佳反应温度。通过生长机理的研究,发现CdS纳米棒的形成分为以下三步:(a)在乙二胺溶液中,反应温度为200℃时,通过CdCl2·2.5H2O和硫脲的反应,形成了CdS核,(b)反应1h后,CdS核生长成纳米晶须,(c)通过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熟化过程,纳米晶须生长成CdS纳米棒。进一步,利用Raman和PL光谱研究了CdS纳米棒的光学特性。3.CdS/ZnS复合纳米棒采用两步合成法,可控制备了CdS/ZnS复合纳米棒。通过XRD、TEM以及SAED的表征与分析,发现通过Zn2+替换Cd2+纳米棒表面形成了均匀的条纹。复合纳米棒仍为单晶结构。UV-vis光谱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其带隙随之减小。同时利用Raman和PL光谱研究了CdS/ZnS复合纳米棒的光学特性。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样品的PL光谱,发现晶体的质量及表面缺陷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Raman光谱频移峰分别对应于CdS一阶(1LO)和二阶(2LO)纵光学模。4.Zn离子掺杂树叶状CdS纳米结构采用水热法首次合成了Zn离子掺杂的树叶状CdS纳米结构。XRD、SEM、EDS以及TEM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叶状CdS纳米结构为单晶结构,沿等价方向([21|-1|-0],[1|-1|-20]和[1|-21|-0])生长形成。UV-vis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掺杂Zn离子,纳米结构带隙增大。与纯相CdS相比,样品的PL光谱中带边发射增强,而缺陷发射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