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万山汞矿区水生食物链汞的传递特征与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Hg)是一种全球性的重金属污染物,其有机态甲基汞(Me Hg)具有很强的神经性毒性,并极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蓄积,从而造成高营养级生物的潜在甲基汞高暴露风险。研究显示,即使水体甲基汞浓度远低于1 ng/L,鱼体内甲基汞浓度亦会超过水体甲基汞含量百万倍以上。汞矿区作为典型的汞污染场地,其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汞生物放大效应、生物积累特征、营养级传递,以及对陆地环境生物的影响等问题,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贵州万山汞矿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了矿区表层水、水生生物、河滨带生物、陆地生物及鸣禽羽毛等样品,完成了不同样品总汞、甲基汞含量和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汞的生物放大与积累特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表层水体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与离污染源的距离呈现显著的负相关(THg:r=-0.68,P=0.000;Me Hg:r=-0.53,P<0.05),尽管污染源附近表层水总汞浓度高达231.8±224.4 ng/L,距离污染源下游12 km处已降至51 ng/L,接近国家II类水质汞含量的最大限值(50 ng/L)。(2)水生生物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分别为2.35±5.98 mg/kg和0.410±0.408 mg/kg。蝌蚪和田螺总汞含量最高,分别高达29.6±31.5 mg/kg和18.0±4.63 mg/kg,其甲基汞含量均值也分别高达0.62±0.17 mg/kg和0.35±0.025 mg/kg。鱼体内总汞含量(均值:0.110±0.092 mg/kg,鲜重)低于国家标准(0.5 mg/kg,鲜重)。水生生物体内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与到污染源距离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THg:r=-0.47,P=0.000;Me Hg:r=-0.46,P=0.000)。(3)研究区内杂食性的螃蟹、泥鳅和小鱼等有较高的氮同位素比值,分别为12.4‰±2.59‰、11.5‰±1.83‰和10.4‰±0.24‰,在水生环境中处于较高营养级。同时,各种水生生物甲基汞含量与其δ15N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水生生物碳同位素值在-21.7‰~-26.8‰之间,略高于陆生植食性(-29.2‰~-27.8‰)和肉食性(-26.8‰~-23.5‰)节肢动物碳同位素值。(4)水生生物总汞和甲基汞的营养放大斜率(TMS)分别为0.14和0.20,其中甲基汞的营养放大斜率高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湖泊水库中汞的生物营养放大斜率平均值(TMS=0.16)。这表明,即使在受无机汞严重影响的汞矿区,其甲基汞的营养放大斜率仍然高于总汞的营养放大斜率。研究区陆生生物营养放大斜率(THg:TMS=0.16;Me Hg:TMS=0.16)与水生生物的TMS值相当。这可能与万山矿区湿地(尤其是稻田环境)各种植物(生产者)丰富,为食物网提供物质能量基础,并为汞尤其是甲基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创造了条件。(5)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对研究区域生物样品的碳氮同位素分析表明,典型陆生食物源鸣禽的食物中,陆生食物源和河滨带食物源分别占其总食物量的73.4%和18.2%,而在典型水生食物源鸣禽食物中,河滨带、水生食物源分别占总食物量的40.1%和47.0%,即蜘蛛和蜻蜓作为典型河滨带捕食性节肢动物构成了矿区鸣禽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蜘蛛(THg:1.00±0.648 mg/kg;Me Hg:0.643±0.508 mg/kg)和蜻蜓(THg:1.94±2.76 mg/kg;Me Hg:0.838±0.762 mg/kg)汞含量远高于陆生生物(THg:0.356±0.636 mg/kg;Me Hg:0.177±0.373 mg/kg)汞含量,这使得河滨带蜻蜓、蜘蛛等节肢动物在汞的“登陆”效应中扮演重要角色。(6)对鸣禽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所有的鸣禽均处于高汞暴露风险(危害商值均高于3这一高危险暴露的允许限值),并且体重较轻的鸣禽可能面临更高的汞暴露风险。图24幅,表9个,参考文献148篇。
其他文献
四川省构造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地震频繁,降雨多发,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四川人民造成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地质灾害,数量约为震前的3.6倍,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前人就汶川地震同震及震后震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致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震后地质灾害的演化规律等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结合致灾因素在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
学位
煤中孔裂隙的发育、分布、形态与结构等特征是了解煤层气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的基础,尤其是在渗流方面表现出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探究煤中孔裂隙特征对煤储层渗透性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多数受到构造应力作用,构造煤在原位条件下具有低渗性,不利于煤层气的抽采和瓦斯的防治。因此本文选取构造煤样品,基于低温液氮吸附、压汞测孔、扫描电镜、X-ray CT等测试技术,对煤中孔隙的孔
学位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青海省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沙化分布海拔最高的地区。近些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人口增加,盆地内采盐、石油等工业活动频繁,导致盆地湿地面积减少、冰雪融化,地表景观遭受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亟需探究土地沙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响应机制,以期为土地沙化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科
学位
<正>昆虫虽小,但作为世界上已知物种最多的一类动物,它们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有着“面面俱到”的影响。在食物链中,昆虫扮演着各级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角色。它们的存在赋予了微观世界无与伦比的活力,让植物转化的能量被传递给更大的动物,也让众多动植物的残骸被迅速分解,重新进入循环。
期刊
阳泉矿区新景矿和新元矿为突出矿井,为实现区域消突目的采用了地面井大液量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了大范围煤层消突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突措施和掘进工程之间的时-空矛盾。但是目前对于地面井大液量水力压裂技术缺乏实验数据验证,导致工程设计缺少理论支撑。本文通过研究区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突出危险性评价,采用煤岩煤质测试、模拟水力压裂实验、含水率对煤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实验及瓦斯吸附解吸对外加水分响应实验,研究了水
学位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巴音河流域原有的生态地质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加上城市用水与工业用水水资源的开采、灌溉用水、市区河床硬质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内出现了土壤盐碱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湖泊水体面积缩减等问题,导致流域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严重影响了流域居民生产、生活。前人在巴音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地质与水文地质地质调查、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最小生态需水量、植被与水文动态变化等研究工作,但
学位
文中主要围绕中深层地热能原位换热开发技术展开,分析了开发传统能源与地热能的利弊;了解到常规地热能开采会污染环境,破坏地热水,不能规避地热井水量差异性大,易导致地热能利用效率低下的经济风险。因此提出了地热能原位换热“取热不取水”的地热能开发模式,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华北平原地热水资源差异性较大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绿博新城2-1地热井为基础建立同轴套管井模型,以入口温度为边界条件
学位
本研究以焦作市4个不同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区、工业区)的道路灰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12条道路的道路灰尘样品和道旁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的含量,并利用地质积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指数对道路灰尘中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道路灰尘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河南省的土壤环境背景
学位
超临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扩散性与热力学性质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和吸附能力与亚临界条件下相比明显不同。只有精确测定超临界甲烷的密度和吸附能力,认清它们随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它们在煤中的吸附机理,才能准确地预测原位储量,评价深部煤层气的资源量与开发潜力。为了研究超临界甲烷在煤中的赋存空间、赋存状态与吸附量,本文采用CO2、N2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测定三种煤中全尺度孔隙的比表
学位
许家沟泉域岩溶水作为鹤壁重要的饮用水源,受气候变化和采煤活动影响,补径排条件已发生改变,水质不断恶化,微量元素特征尚不清晰,有毒有害微量元素是否已威胁居民饮水安全?尚不知晓。针对此,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和等值线图解法分析岩溶水微量元素含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水质参数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及微量元素来源问题;进一步分析特征微量元素Sr的富集成因及所蕴含的水文地质意义;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