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合成TiB2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硼化钛是由共价键和金属键组成的密排六方晶格的化合物,其熔点高、密度低、硬度高、耐磨性好,耐化学腐蚀和抗熔融金属侵蚀的能力强,作为优异的硬质相在复合材料、金属陶瓷材料极具有推广价值。实验以Ti、B4C、Fe、SiC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加热反应合成技术和反应烧结制备TiB2复合材料,探索了反应体系和工艺方法对材料的物相、组织性能等影响。本文首次探索了TiB2复合材料的等离子加热反应合成工艺,研究结果对该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以Ti、B4C和Fe粉为原料,采用等离子束加热反应合成TiB2-TiC-Fe2T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TiB2呈现六边形和长条形,TiC近似球形,Fe2Ti作为粘结相存在于TiB2、TiC相之间,促进各相之间的结合。等离子束加热具有高加热及冷却速率,降低了晶粒生长时间,有利于获得细小的组织。随着电流增加,单位时间内输入坯体热量增多,TiB2、TiC充分长大,各相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利用不同等离子电流加热2Fe-2Ti-B4C混合粉末,制备TiB2-B4C-Fe3(C、B)复合材料的反应,反应产物中的主要物相TiB2、B4C,以及Fe3(C、B),同时含有极少量的FeB。由于等离子束的快速加热与冷却以及散热具有方向性,板条状TiB2晶粒沿散热最快的方向生长,与白色的Fe3(C、B)相间分布,未反应的B4C被挤压在板条之间;等离子束电流影响单位时间内输入试样的热量,电流越大越有利于TiB2的长大,但复合材料硬度降低。在3Ti-B4C体系中添加不同量SiC粉末等离子加热反应合成多孔TiC-TiB2-SiC复合材料,反应产物物相主要有TiB2、TiC和SiC,反应产物形状不规则,形成牢固的骨架结构,基体中存在大量连通孔。随着SiC的增加,试样的孔隙率明显降低。  利用真空反应烧结制备TiB2-TiC-Fe2T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TiB2呈六边形或长条形,TiC呈圆球形,Fe2Ti则呈不规则形状分布在TiC和TiB2之间,三者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材料晶粒尺寸、致密度以及显微硬度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在1300℃高温烧结3Ti-B4C体系,并添加不同含量的SiC和改变保温时间,主要物相包括TiB2、 TiC、SiC,同时含有少量的中间相TiB、Ti5Si3以及Ti3SiC2。反应产物中存在大量的通孔和少量的闭孔结构,闭孔内部还存在由于少量B4C未反应完全而遗留的芯结构。孔隙率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不变。  
其他文献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暴露水平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虽然颗粒物的致毒机理还不甚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由于活性氧物质过度积累而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效应是颗粒物导致机体
期刊
本论文对生物滤塔系统脱氮工艺的理论与过程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了反应器的启动与影响因素等,并对可能影响系统脱氮的各种因素(温度、pH、初始硝酸盐浓度、
精致利己主义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阻碍高校教育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经过不良价值观念的误导,极易形成精致利己主义倾向.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应采
织物复合材料是空间充气结构的主要材料,对织物复合材料冲击特性研究必不可少。本文研究了空间充气结构材料(固化与未固化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固化与未固化碳纤维环氧复合
关于俗语“敲竹杠”的由来,有几种很有意思的说法.rn一说是清代末年,市场上小额交易以铜钱为单位,店家收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成的钱筒内,晚上结账时倒出来,谓之“盘钱”.当地
期刊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能量转换器件,因其成本低(只有硅太阳能电池的1/5~1/10)、制造工艺简单、性能稳定、重量轻、适用范围广而受到广泛关注。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M Gr?tzel教授获得~10%的效率后,DSSC被认为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最有可能的替代者。本文针对目前工作中的一些热点与难点,重点研究了酞菁类化合物作为DSSC敏化染料的性能与纳米晶电极的制备工艺,为进
许多读者来信提出关于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各种问题,本刊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够让大家对本次事故有更多的了解。核电站是否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核武器和核电站虽然都带“核”字,都
随着教育革新脚步的加快,新的课堂标准对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并探索高中物理实验的问题,贯彻落实学生是高中物理实验的实践者这一教学要
小学音乐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宗旨,为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尤其是音乐教学中的创编活动开展,有利于巩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创编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