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从认识论、道德、艺术等三个角度探讨比较了孔子和柏拉图美论。可以说,此三个层次构成了我们理解孔子与柏拉图之美论的基本框架。
本文试图论述的是,孔子美学实质上是一种伦理美学,所重理性实为实践理性,故此重做人而不重求知,这便使孔子的美论大多是从“仁”出发且又归于“仁”,从而使美之实现诉诸于个体情感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升华。比较而言,柏拉图美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所重理性实为科学理性,因而他重理智而轻情感,重理性而轻感性。由于不满意现实生活中缺乏真理性的美,柏拉图于是到超现实、超自然的彼岸去探求美的根源,结果使美成为超验的存在——“美理念”。不难发现,“美理念”和“善理念”实乃殊指同归。一言概之,孔子和柏拉图论美,一诉诸情感,一诉诸理智,风格迥异,恰呈互补之势。故断定两者孰高孰低并无多大意义,倘若现代人能糅合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能一定程度上使现代人对美的理解免于极端流俗化、个人化以及表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