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p53基因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侵袭性广,尤其是嗜神经并沿其逐渐扩散,易血行转移,术后易于复发。该肿瘤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所以远期疗效不佳。为了探讨p53基因在临床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可行性,本实验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为对象观察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其端粒酶活性及转录调节的影响以及对SACC-8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检测SACC-83细胞中DNA polβ启动子的活性;并对不同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表达的变化和p53基因在引起DNA损伤的各种刺激因素下的反应做初步的探讨,旨在为开展体内涎腺腺样囊性癌的p53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方法: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片段(1.8 kb)重组于腺病毒表达载体pΔE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ΔE1-p53;以TfxTM-20脂质体法瞬时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并以转染空载体p?E1及未转染细胞为对照。RT-PCR检测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mRNA的表达,TRAP-PCR-ELISA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酶联免疫试验)定量分析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构建含有端粒酶逆转录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核心调控区-586bp~+35bp片段(630bp)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体pGL2-630,将pΔE1-p53、pGL2-630瞬时共转染SACC-83细胞,转染中以β-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做共转染,以便校正转染效率,48h后收获细胞,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酶标仪分析β-gal活性,计算荧光素酶活性与β-gal活性的比值,得到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外源性p53基因表达对hTERT转录调节的直接作用。脂质体法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稳定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以稳定转染空载体pΔE1的SACC-83细胞及未转染的SACC-83细胞为对照。400μg.ml-1 G418筛选4周,挑选稳定单个克隆并逐步扩大培养;同样RT-PCR检测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以及p53基因对端粒酶逆转录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
其他文献
从涌现现象入手,介绍了涌现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接着介绍了一种重要的涌现计算模型—元胞自动机,并阐明了涌现计算与群集智能的关系;然后探讨了涌现计算中待求解问题的涌现
受文[1]启发,笔者就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且用了文[1]的例2。 我们知道,任意n阶实对称矩阵都可以化成对角形矩阵,即如果A是n阶实对称矩阵,那么,总存在n阶正
综述并分析DDT在我国土壤和食品中的蓄积和残留水平,分析我国居民体内DDT的蓄积水平,包括乳汁、脂肪和血液等组织生物样品中的水平,以及国内DDT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
Genistein(5,7,4’——三羟基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是大豆黄酮类的主要成分之一。九十年代初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摄用高豆类饮食与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黑色素
肿瘤的医源性播散是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长期以来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无法在肿瘤的诊治过程中从血液里稳定地检测肿瘤细胞,因此对医源性播散及其机制缺乏了解。近年来
目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给我们展示了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广阔前景。包括肿瘤在内的疾病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定位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
对泸沽湖湖滨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泸沽湖云南省境内约133. 33hm^2湖滨岸带受到干 扰破坏,包括洛水村、大渔坝、小渔坝、里格村、独家村、小洛水5个片区.结合国内外湖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水驱采收率大多是通过水驱特征曲线来得到,因其操作简便易行且可靠性高,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将其应用于预测油田开发中后期实施调整作业后水驱采收率却存在一定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经糖筛查发现并确诊的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接受系统治疗血糖控制满意组192例(A组),无系统治疗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