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胰腺脱氧核糖核酸酶I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胰腺脱氧核糖核酸酶I是最早在1950年由Kuntiz等从牛胰腺中分离结晶的,在蛋白质化学和酶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牛胰腺脱氧核糖核酸酶I是研究的比较透彻的脱氧核糖核酸酶I型酶。研究表明其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为体内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提供寡核苷酸,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降解DNA,参与肌动蛋白的组装等。目前制备Bp-DNase Ⅰ的一般方法是直接从牛的胰腺组织中分离提取或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前一种方法步骤多,操作复杂,耗时长,在提取的过程中活性容易丧失,不适合大规模制备。后一种方法诱导时间不能太长,一旦该酶在宿主细胞中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降解DNA,宿主的生长量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有报道该酶也可以在COS-1细胞中实现表达,但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应用,并且COS-1细胞培养无菌操作严格、成本高,也不是大量制备Bp-DNase Ⅰ的好方法。因此,本文旨在利用毕赤酵母系统建立一套节能、环保、高效、均相制备Bp-DNase Ⅰ的方法,为其功能活性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利用overlapping PCR方法,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了Bp-DNase Ⅰ基因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实现了分泌表达。研究表明该酶在摇瓶中的表达量为223.9mg/L,酶活力为23000U/mg,比报道的高23倍。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7.9,最适作用温度为37℃。该酶具有较高的pH稳定性,在pH5-9处理10min后仍有80%的残余活性。通过Endo H处理检测可知该酶在毕赤酵母表达过程中发生了N-糖基化修饰,这可能是该酶热稳定下降的原因。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可实现Bp-DNase Ⅰ的分泌表达,且此法较传统制备方法更高效、节能。
其他文献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量子纠缠已成为量子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现代物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在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纠缠被视为有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理论和实验上,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利用纠缠态不仅可以实现经典物理中不容易实现的行为,而且在量子平板印刷术以及研究强关联量子系统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量子信息中既简单又实际的固态物理系统,因为其自旋
铁电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电光及非线性光学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光电子学和集成光学等领域。厚度在100nm以下的超薄铁电薄膜,具有不同于体材和一般薄膜的新电学特性,因此在铁电隧道结存储器、电阻开关存储器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分别在Pt/Ti/SiO2/Si衬底和Nb:SrTiO3单晶片衬底上制备出15-80nm厚度的BaTiO3
本文利用所测得的金色果蝇复合种(Drosophila auraria species complex)5个姊妹种(D. auraria、D.biauraria、D.triauraria、D.quadraria、D.subauraria)的32个标记基因的序列数据,并以D.melanogaster为外群,运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别独立和联合构建了金色果蝇复合种5个姊妹种
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为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有效的机制.通常我们可以把互联网中的网络表示为一个图,节点和边对应于网络中的处理器和处理器之间的链接.当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中出现故障的处理器和处理器之间的链接可能就越多,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网络中最多能错多少个处理器亦或是多少个链接我们仍能保证这个网络能正常运行或者是仍然能保持原有的性质.网络的这种抗错能力是我们评价一个网络稳定性以及是否值得投资的重
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是一个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它在地-气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学领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遥感技术则是快速获得大范围地表温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地表比辐射率是遥感地表真实温度反演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参数,也是最重要参数之一。然而比辐射率是一个与多要素相关的变量,其测定和反演都就具有一定的困难。研究表明,在8-12μm波
目前对钉螺的研究主要以杀灭为主。时至今日,极少有研究人员对钉螺的晶柱和软体动物体内的晶体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钉螺晶体蛋白成分的研究,来填补钉螺基础研究上的空白,并通过对钉螺晶体的消化酶的研究,了解钉螺的食性,为生物火螺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对钉螺晶体的长度和质量进行测量,再对晶体进行质谱分析,在未能得出有效的结果后,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晶体中是否包含多种酶,哪些酶存在于晶体中,最后选取
果胶酶可以促进果胶类聚合物中的α-1,4糖苷键断裂生产果胶低聚糖,在动物饲料、果浆工业、造纸行业、纺织行业等都有很强的运用潜力,特别是在纺织行业的苎麻脱胶工艺中。传统工艺中一般使用强碱溶液在高温下,除去苎麻纤维中的果胶质、蜡质等纤维共生物杂质,但由于碱精练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烧碱和表面活性剂,处理后需要用大量的酸中和并用大量的水清洗,因此,被处理的苎麻纤维损失较大,强度也损伤严重。此外,该工艺用水量大
脂肪酶在生物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种子和微生物体中,其中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在生物催化中应用的最多。本研究对变形杆菌属SW1产的脂肪酶LipSW1进行基因合成和表达。根据变形杆菌脂肪酶SW1的氨基酸序列及毕赤酵母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合成了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SW1基因。将优化后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上,获得重组质粒pPIC9K-SW1;重组质粒通过BglⅡ酶
大豆蛋白是我国国民膳食中一类重要的植物蛋白;大豆蛋白组分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性和应用特性;组分制备工艺是组分应用的基础。大豆蛋白主要由11S、7S组成,通过"碱溶三步酸沉"逐步分离,即以脱脂豆粕为原料,用pH值为8.0氢氧化钠溶液分散,加入亚硫酸氢钠,调节pH值至6.4,分离沉淀得11S蛋白;上清液再加入NaCl并调节pH值至5.0,离心分离后的上清液,再将pH值调至4.8,分离沉淀得7S蛋白。其
植酸是肌醇的6个羟基均被磷酸酯化生成的肌醇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和粮食产品中,是植物性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在谷物和豆类中其含量超过总磷的80%。植酸常与人和动物所需的矿质元素Ca2+Mg2+Zn2+Fe3+等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形成复合物降低了矿质元素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植酸酶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微生物中,它可以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磷酸,解除植酸的络合性和对酶类的抑制,从而提高食品和饲料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