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指标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C)、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EH)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指标(血脂、凝血等),初步研究子宫内膜病变的代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行术前诊断性刮宫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共369例,其中EC组184例,AH组32例,EH组15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次、产次、既往病史、病理及血脂、凝血/纤溶指标的情况。正态分布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EC的病理情况与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的预测因素,并构建预测EC的回归方程模型,根据预测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1.一般情况方面,EC组年龄明显高于AH及EH组,且EC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高于AH及EH组(P<0.05);血脂方面,EC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明显高于AH及EH组(P<0.05),而EC组的HDL-C低于EH组(P<0.05);凝血/纤溶方面,EC组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明显高于AH及EH组,但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仅在EC及EH组存在差异,且EC组高于EH组(P<0.05)。2.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EC的深肌层浸润与年龄(r=0.352,P<0.001)、D-d(r=0.188,P=0.011)、Fib(r=0.233,P=0.001)呈正相关。EC的低分化与年龄(r=0.194,P=0.008)、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r=0.155,P=0.035)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LDL-C、Fib、TG/HDL-C是E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了预测EC的回归模型:P=ez/(1+ez),Z=-9.144+0.113X1+2.205X2+1.355X3+0.571X4+1.233X5,其中X1表示年龄,X2表示糖尿病,X3表示LDL-C,X4表示Fib,X5代表TG/HDL-C,e为自然对数。此时ROC曲线下面积AUC=0.840。当Cutoff值为0.434,约登指数为0.518时,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分别为79.9%和71.9%。结论1.高脂血症可增加女性发生EC的风险。2.凝血/纤溶指标与EC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相关,初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合并凝血/纤溶异常,可能有不佳的病理结局。3.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以及LDL-C、Fib、TG/HDL-C指标的升高是患上EC的高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旨在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探讨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ICC患者资料。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60例。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35.1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
目的: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癌治疗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患者术后的长期存活主要受到术后复发的影响。非乙非丙型肝癌的发病率在近十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并不相同。然而,专门针对非乙非丙型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预测研究较少。本研究比较不同病因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炎症指标与非乙非丙型肝癌复发的关系,分析非乙非丙型肝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并构建非乙非丙型肝
本文采用准实验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童伴妈妈"共情能力现状,并通过尝试线上指导,线下团辅活动集中培训,结队帮扶等多种形式,探讨"童伴妈妈"共情能力提升策略。2020年10月完成共情力测试问卷前测,2021年3月完成后测。采用IRI-C-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基本共情量表作为评估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测"童伴妈妈"的共情能力总分及分量表观点采择PT、想象FS、共情关注EC、个人痛苦P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目前,腺瘤癌变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腺瘤大小与腺瘤癌变有很高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准确、客观的结直肠息肉大小测量工具,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随访监测都相当重要。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早期的研究已经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
合理的轨底坡参数可以优化轮轨间的接触状态,降低钢轨萌生裂纹的概率。为研究轨底坡参数对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三维瞬态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轨底坡参数下(1:10、1:20、1:30、1:40、1:50、1:60)重载铁路轮轨间接触状态。根据Jiang-Sehitoglu损伤参量理论以及临界平面理论分析不同的轨底坡参数对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线
目的:探讨中上部胃癌腹腔镜下胰后入路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初步探索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于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开展的314例腹腔镜中上部胃癌D2根治术患者。根据是否行胰后入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为D2+10组(n=77)和D2组(n=23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2匹配,分析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
考察了以CuBr2与具有不同烷基支链和阴离子类型的吡啶离子液体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对甲醇一步液相氧化合成甲缩醛(DMM)的催化性能,发现CuBr2-N-乙基吡啶溴盐催化性能最好。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氧气压力、反应时间对甲醇一步液相氧化合成甲缩醛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CuBr2)/n(N-乙基吡啶溴盐)=1.0、催化剂质量浓度为40 g/L、反应温度130℃、氧气
目的: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腺瘤-癌序列起着重要作用,APC,KRAS,DCC,TP53和DNA错配修复基因(MMR)是与腺癌途径相关的一些基因。其中p53作为MAPK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调节剂,在抑制KRAS突变产生的异常增殖信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KRAS和p53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KRAS突变与p53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
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晚发性结直肠癌(发病年龄≥50岁)发病率逐步下降,而发病年龄<50岁的早发性结直肠癌(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EO-CRC)的发病率却逐渐上升。目前在寻找EO-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面尚无显著突破。本研究旨在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人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和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RASSF1A)甲基化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BALF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BALF液基薄层细胞病理学以及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评价这三种方法对肺癌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胸外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