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经过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形态较为丰富的类型影片。进入新世纪以前,中国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的是宣扬国家主导文化的主旋律类型片,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导致主旋律电影与观众疏远、艺术电影边缘化,促使商业片和娱乐片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2010年7月22日由冯小刚执导的中国灾难大片《唐山大地震》在全球公映,这是一部将思想导向、艺术品质和商业诉求进行良好融合的新主流电影,它的出现给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本论文以电影理论为依托,同时运用文学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接受心理学等理论,采用文献阅读法、资料收集法等方法,试图通过分析和探讨电影《唐山大地震》小说与电影的异同、电影的创作和意义,以小见大的分析中国电影的现状,从而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小说与电影:两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唐山大地震》的创作以及《唐山大地震》的意义。论文首先对灾难进行界定,通过分析确定《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灾难电影。该电影是由小说《余震》改编而来,那么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小说和电影,它们在故事讲述、人物塑造、文本基调上均存在差别。其次,论文分析了《唐山大地震》的创作手法和创作倾向。蒙太奇是该电影的主要创作手法,从重构时空、叙事功能和表现功能来分析编剧和导演是如何运用蒙太奇来进行电影创作,从而体会蒙太奇之于电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现实主义是该电影的创作倾向,系统地对《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前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进行梳理,揭示出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正在大量消失,之后,通过对《唐山大地震》的创作倾向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正在回归和超越的结论。另外,论文还总结了《唐山大地震》的意义。论文指出,该电影的意义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它形成了一种新的主流电影。论文还指出,该电影与国外的灾难大片相比,没有盲目的屈从好莱坞模式,而是努力的实现本土话表达。最后,论文从《唐山大地震》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中国电影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对策。即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电影技术,提高中国电影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打破固定模式,提高电影故事的创作力和故事的讲述力;着眼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打造具有中国个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其他文献
<正> 创作扬派盆景,一在树本,二在剪扎技艺,树本与剪扎相得益彰。植物材料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气候,是我国副热带到温带的渐变地带,四季分明,植物丰富。在
目的:探究治疗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加味八珍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择取我院收治的骨折不预后患者70例,通过双盲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
本文主要针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荆山侏罗纪花岗岩进行研究,根据野外观察发现荆山岩体中存在主体花岗岩、黑云母和石榴石富集的暗色体以及细晶岩等三种类型的岩石。本文对
鱼糜制品由于种类繁多、原料来源广泛、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地方风味,而广受大众欢迎。随着鱼糜加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对鱼糜及鱼糜制品的质量要求也
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深刻之处正是在于他探究的是技术本质,是与人的存在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世界构造日益主宰了人的命运,人们却对此毫无所知,海德格尔就是要把我们对技术
<正> 剪扎时间树本造型(放坯)、扎片一般都在植物休眠期间进行(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以春季萌芽前为最佳时期。当植物停止生长或枝条木质化后即可进行复片(云片成型后,隔
新西兰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合理,特色突出,既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也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对低年级学生的评价以质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高年级的量化和终结性评价增多,评价工具
<正>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西湖的东北,这里是白堤的起点。断桥不断,取名而已。但为什么叫“断桥”?这就有几种说法。此名相传唐代就有,其实它本名叫宝祐桥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双重转型使命,大数据可以促进未来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大数据和新型城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与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概念阐述,结合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地域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