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员工的主管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不停地向我们昭示着:这是一个不可忽视,不可小觑,并且对于个体、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大负面影响的现象。本文意在寻找有效的途径去缓解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意义,使企业合理地运用其人力资源实现经营目标。本文通过对以往的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分析,探讨主管支持感、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心理资本各维度在主管支持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到的中介作用。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24名汽车制造业企业员工的主管支持感、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这三个变量进行测量。使用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这三个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主管支持感、职业倦怠及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AMOS软件构建中介模型,对心理资本各维度在主管支持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路径进行测量,并用Bootstrap方法对其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工作性质的汽车制造企业员工在主管支持感及其工作支持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偏向脑力劳动的员工体验到的主管支持感和工作支持要显著地高于偏向体力劳动的员工;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在主管支持感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在工作年限的员工在主管支持感的个人发展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工作1~5年内的员工体验到的主管个人发展维度上的支持显著高于11~15年的员工。
  2.不同工作性质的汽车制造企业员工在职业倦怠及其情感耗竭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偏向脑力劳动员工的职业倦怠和情感耗竭水平显著低于偏向体力劳动员工;不同教育程度的企业员工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硕士及以上员工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员工;不同工作年限的企业员工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在16年及以上的员工体验到的个人成就感降低与其它工作年限的员工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工作性质的汽车制造企业员工在心理资本韧性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偏向体力劳动员工的心理韧性要显著地高于偏向脑力劳动的员工;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企业员工在心理资本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员工心理资本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的员工;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企业员工在心理资本韧性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员工在韧性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其它员工;不同工作年限的企业员工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相关分析表明汽车制造企业员工的主管支持感、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两两显著相关。主管支持感和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主管支持感与员工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显著正相关;员工的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均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
  5.心理资本中的三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均在主管支持感对职业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乐观维度未起到中介作用。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员工的主管支持感、职业倦怠以及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两两相关,并且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三个维度是主管支持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变量,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和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拓展,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及与主体性原则相关问题得到了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当事人在民事程序中的选择权问题却少有学者探讨。民事程序选择权能使当事人受损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获得充分的救济手段和更好的实现途径,也是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表现。依据程序选择权,民事纠纷发生后,当事人不但可以根据纠纷的类型、特征、性质和纠纷发生后所追求的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修订适用于我国流动家庭的家庭抗逆力量表,并从家庭系统和动态发展的视角探究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对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作用。  方法:本研究包括三个子研究:  研究一:家庭抗逆力量表的本土化修订。通过整群抽样对南京市三所流动儿童比例较多小学的856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对修订后的家庭抗逆力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其中两所小学的306名流动儿童和314名父母再次进行施测,对再次修
学位
一直以来,青少年时期总被认为是“暴风骤雨”时期,青少年和他的家庭都将面临许多压力和冲突。正是由于这种动荡性,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将该阶段看得危险重重,由此更多的去探讨青少年出现的负性的心理和行为。然而,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阶段,相较于对问题行为的解决和处理,预防或促进正性行为的发展更为重要。亲社会行为是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热点主题,目前多集中于对幼儿期和儿童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较少得到关注
学位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严重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等特点,是使人类致残的第六大原因。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死亡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即使在症状缓解的情况下患者也常出现明显的冲动攻击行为,严重威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研究指出:高达8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2年内出现了复发,只有40%的患者在发
学位
尽责性作为重要的人格特质(大五人格因素之一),其结构和功能无疑是人格研究的热点。不过,关于尽责性的测量大多数采用自陈问卷测量,而将问卷测量与其他测量方式结合起来考察尽责性结构的研究较少,并且尽责性在生活、工作和学业上适应功能的研究也很多,成就绩效功能是尽责性最重要的适应功能。但是,关于尽责性是如何发挥这些功能的?是否还有其他的中介调节因素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因而,本研究将问卷法和实验法相
学位
批判性思维能力(技能)的发展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技能)的内涵非常丰富,结构非常复杂。相应地,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测量也具有相当的难度。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想要研究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精确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每个结构成分清晰内涵的基础上,对每个结构成分的测量进行单独的探讨,这也是最终达成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精确测量的重要途径。识别隐含假设是批判性思
学位
早在古希腊时期,美育就已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传承至今。美育的核心在于美,而美学的核心问题包含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那么,是否存在客观美和主观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厘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回答长期以来美学界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也有助于为美育的实现提供借鉴。尽管19世纪下半叶就出现实证美学研究的倾向,但真正被认为审美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是20世纪末神经美学的出现。在20世纪末,随着神经美学的出现,
本研究意在探索中俄两国中学生自我认知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以及两国中学生不同文化下自我认知、物质主义的差异。研究采用《中学生自我认知量表》(中文/俄文)、《物质主义量表》(中文/俄文),并在翻译校对的基础上,对140名中俄两国中学生进行施测。利用SPSS23.0软件,通过描述统计、相关检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俄两国中学生在自我认识、物质主义方面的差异,以及自我认知对物质主义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学位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提升教育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师资力量和提高教育普及程度等途径,但最根本的方法则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投入水平,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专注。因此,学业投入的相关研究已逐渐成为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过程中,初中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此时青少年的身体与心智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而其学业能力的发展也在此阶段出现转折(马虹,2015)。由于初中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周遭环境的影响
学位
近几年,教师群体的幸福感问题引起了不同行业的关注,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教师的思想观念、人际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对其身心发展以及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深入探究心理资本在小学教师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