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交通也飞速发展着,其中就包括公路隧道。公路隧道属于地下工程的一种,比起地上建筑,设计及施工都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且由于工程地质、地形、环境及工程造价等原因,使得公路隧道出现一些特殊特征,如软弱围岩、浅埋、大断面、小净距等特征。这就使得公路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更有难度,质量也更难把控。目前已有很多特征的隧道已经设计修建成功,很多学者也利用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了及时有效地分析研究,为类似隧道建设提供了极有用的价值。本文依托的工程背景麒麟山隧道工程,却有着极为罕见的综合特征,属于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不同的是,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   本文即是利用本人所在课题组在麒麟山隧道长期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并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麒麟山隧道进行二维及三维开挖模拟,得到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主要工作及结论有如下几点:   (1)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得到了地表沉降随水平距离近似呈现抛物曲线并随施工阶段呈现上台阶型变化规律。   (2)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以全断面、CD法、双侧壁导坑法三种方法开挖麒麟山隧道,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开挖下地表及围岩的变形规律。   (3)对双侧壁导洞多台阶法(实际工况)开挖麒麟山隧道进行了平面应变二维数值模拟,得到地表及围岩沉降曲线都成抛物曲线、地表水平位移曲线图近似成正弦函数等规律。   (4)对双侧壁导洞多台阶法(实际工况)开挖麒麟山隧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地表、围岩及中岩柱沉降和水平位移随施工阶段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由于再生粗骨料表面附着旧砂浆,所以再生混凝土存在旧砂浆—原生粗骨料和新砂浆—旧砂浆双界面过渡区,从而影响到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把再生混凝土视为由新砂浆、附着旧砂浆、原生粗骨料、新砂浆—附着旧砂浆之间的新界面过渡区、附着旧砂浆—原生粗骨料之间的旧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五相复合材料,从有限元数值模型和等效扩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煤矿巷道施工环境复杂,加之地应力大,围岩的稳定性及服役寿命受到很大威胁。本论文以延长煤矿巷道混凝土使用寿命和改善施工环境为出发点,以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该材料耐久性的硫酸盐侵蚀和氯盐侵蚀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模拟试验,并在淮南矿业集团朱集煤矿进行工程应用。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是以喷射素混凝土为基体材料,将膨胀剂和钢纤维均
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梁,由于设计水准提高及使用条件改变等原因,常常导致梁因受剪承载力不足需予以加固。预应力钢带加固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且施
钢筋混凝土柱子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碳化、碱骨料反应、雨水腐蚀、抗冻抗渗性能缺陷、钢筋的锈蚀,使得此构件不能满足正常功能的使用,加上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等原因,对
钢管混凝土拱桥常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中,受到日照辐射、昼夜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对桥梁自身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建造在高原山区这种具有昼夜温度变化大、太
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表明,我国建筑抗震规范所倡导的结构破坏模式未能实现,引起了学术界与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并因此开始对我国建筑抗震规范条文在控制结构破坏模式的有效性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带转换结构的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梁式转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有着较大的优势。空腹
本文参考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试验方法,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将DX桩的抗拔性能与直孔桩作了对比,并对DX桩不同承力盘的数目和盘位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比较。在第三章中利用MIDAS/GTS数
中国抗震规范通过柱端弯矩增强系数将柱、梁抗弯承载力拉开一定差距,同时配合其它抗震措施,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形成合理的耗能机制。研究和实践表明,级差系数的大小是控制结构
我国幅员辽阔,然而庞大的人口数量却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反而出现紧张的局面。在早年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因为各类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