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白云词》雨意象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炎是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词作追求“清空”、“骚雅”,从创作到理论均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炎今存词据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统计共有302首。研读这些词作,其意象运用引人注目,尤其是“雨”意象出现了92次。为什么雨在张炎词中出现得如此频繁?文中借鉴美学、文艺学理论、运用意象分析的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词人身世经历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阐明《山中白云词》中雨意象所包含的独特内蕴,为把握张炎词的总体艺术风貌做些尝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括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张炎词的研究。第一章《山中白云词》雨意象分析。第一节分析风雨意象,“雨”与“风”的组合,由自然界的的凄风苦雨上升为词人的情感风雨,家国巨变风雨;第二节分析夜雨、晚雨、暮雨意象,将“雨”与时间联系起来,影射词人内心苦闷幽怨之心境;第三节分析春雨、秋雨,“雨”与季节的组合,揭示文人伤春悲秋的书写传统;第四节分析烟雨、细雨、“植物加雨”意象,揭示营造词境美感的意义;第五节“旧雨”和云雨意象,揭示对友情和爱情的表达意涵。第二章《山中白云词》雨意象之寄托。第一节联系风雨意象探讨其今昔对比的悲凉之感;第二节联系夜雨、晚雨、暮雨等意象探讨其黍离之悲与羁旅之苦;第三节联系春雨、秋雨探讨其隐者之趣和闲适之音,第四节探讨其迟暮之感和高洁人格,主要关涉“植物加雨”意象;第五节结合“旧雨”和云雨意象阐述其怀人之念与相思之苦。第三章《山中白云词》与《白石道人歌曲》雨意象之比较。第一节结合姜、张的人生历程、审美理想、雨的自然特点、南宋的清雅传统等方面分析二人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第二节通过对比张炎与姜夔词中雨意象的运用,得出张炎《山中白云词》中雨意象自身独有的特点,加深读者对张炎词艺术特色的认识与理解。第四章《山中白云词》“雨”的艺术技巧。第一节“雨”笼词首,渲染氛围;第二节“雨”结情意,余音绕梁;第三节“雨”解人意,虚实结合。种种艺术技巧的使用使得词作所要表达的情感曲折跌宕,引人入胜。结语部分得出《山中白云词》中大量出现雨意象的原因。即个人的身世遭遇,国破家亡的伤痛,流落之苦,个人情感的无处寄托等等,共同使得张炎大量创作雨词,将自己的情感如丝细雨般地宣泄出来,其他词人相比《山中白云词》中雨意象更多地显示出一种凄苦阴冷的色调。而雨意象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吟咏,已经变为一种象征符号,凝结了词人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寄托。
其他文献
在本论文当中,利用前人研究的成果,书籍的基础上,对蒙古族英雄史诗十三章《江格尔》中的文化思维进行研究并努力解析了英雄史诗所包含的蒙古族古老文化因素。论文由四个部分
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群体大有可为,尤其是低龄老人身体较为健康、时间较为充裕,是社区参与的重要力量。通过社区参与,个人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价值,个人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益母草胶囊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在本院生产的12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讨论了工程岩体分类中 RQD确定的某些问题 ,对正确选取 RQD指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Some problems of RQD determination in engineering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are dis
元稹是中唐时期身负盛名的“元才子”,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但后世对他的研究比较薄弱。元稹一生积极入仕,但频遭打击,在其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活里,元稹将全盛之气注射语言,
目的评价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份梅毒阳性标本和32份梅毒阴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为特征的临床一病理生理综合征,最终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改善
<正>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动量定理F·t=mv2-mv1是由牛顿第二定律F=ma推导出来的,那么应如何准确地理解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呢?本文做一初浅的探讨。一、动量定理是牛顿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132例(青霉素不过敏)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都采用青霉素、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为切入点,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考察中心,从体制改革、招录政策、知识结构、传播途径等方面层层展开。借助当时的史料刊物以及作家作品等材料,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