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地域、民族、语言的差别已无法阻挡跨文化交际的蓬勃发展,而这种交流又极大地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对其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可喜的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受众有机会学习外语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可以在没有翻译媒介的条件下理解一些简单的外语词汇、短语甚至俚语等,零翻译现象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它既可以满足翻译实务飞增的需要,又以受众为对象,在保证传达源语信息的同时促进了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日常生活中,从国家领导人讲话到各种媒体用语,甚至到人们的口语交流中,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汇以其原有形式或音译、补偿等变体形式汇入到了母语交流中,成为新鲜的血液。这些就是零翻译词汇。然而虽然在实践中使用广泛,但在理论领域,零翻译概念自引入之日起,一直饱受争议。关于零翻译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否会威胁到母语的纯洁性,翻译界学者多年来争论不休。本文主要以汉语和英语之间的零翻译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上述两个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零翻译概念的内涵、外延,明确其概念、技巧和适用领域,论证其对丰富母语语汇及促进文化融合的积极作用,进而否定零翻译是语言殖民现象的过激言论,力求对零翻译现象的存在予以理论上的肯定和支持,并对其发展情况作出预测。第一章引言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第二章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归类整理,总结零翻译目前研究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即:(一)零翻译究竟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概念定义和译法分类;(二)零翻译的广泛使用是否是对语言纯洁性的一种威胁,是否会构成潜在的语言殖民。第三章针对热点问题一,深入剖析零翻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零翻译概念的内涵,即其本质为:零处理或微处理;而对其外延,即具体译法的总结将从零翻译的适用领域中进行归纳,找出具体译境中的具体译法。第四章针对热点问题二,探讨零翻译是否构成语言殖民。文化多元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总趋势,零翻译策略是顺应这一趋势的,而语言殖民言论则潜藏着文化孤立主义的苗头。第五章系统阐述零翻译存在和发展的理据支撑,并从零翻译的积极作用入手,对其广泛使用予以肯定和支持;同时,作者也强调在翻译实践中对零翻译策略不可盲目使用,而应适度。第六章为结论,总结零翻译的概念、适用领域和具体译法,肯定其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零翻译的发展前景。以往对于零翻译的研究中,学者往往将零翻译放入翻译理论中一些已有的条条框框中去衡量,与一些既定的译法进行对比,从而寻求对零翻译的定位。翻译是扎根于实践的一种艺术,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既然零翻译是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先产生翻译实践,后产生理论研究的,那么,对它的界定就更应该从实践出发。本文在对零翻译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时,针对其外延,即哪些译法可以被称为而且用做零翻译进行研究时,坚持从翻译实践出发,首先分析和总结零翻译现象在翻译实践中的适用领域,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在各个领域中零翻译可采取的具体译法,这样既避免了混杂,又为理论研究夯实了基础,这是本篇论文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