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者的欧洲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欧美蓬勃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引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从中国与欧洲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以期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范式有所突破。同时,论文涉及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问题,目前学界多研究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受东方学的影响。实际上,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受欧洲东方学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我东方主义倾向。本文把欧洲作为“他者”就是要对中国文学发展中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作一个清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30年代中国文学,这一课题对21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和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考察了传播的主体(留学与旅欧人员),媒介(文学译介),以及传播的结果(包括游记与小说中的欧洲形象,欧洲文学思潮在30年代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下的流变等),并从时代和文化的因素考察中发现:欧洲文学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只是一个借以利用的对象,是用来建构中国民族文学和文化身份的他者。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对象即欧洲文学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传播,并对“30年代中国文学”、“欧洲”及“欧洲与中国”几个概念作了界定和梳理,然后提出以跨文化传播学为理论框架来考察这一问题。 第一章从传播主体和媒介角度考察了欧洲文学在中国30年代传播的概况。在传播主体方面,论文对留学与游历欧洲的中国知识分子做了一个统计,在此基础上,将留欧知识分子与同期留学日俄、美国的知识分子列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留学欧洲促进了中国30年代独立知识分子的形成,以及欧洲文化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在传播媒介方面,论文考察中国20世纪30年代对欧洲文学的译介,一方面概述了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学在中国30年代的译介情况,同时又总结出欧洲文学在中国30年代译介具有古典和现代兼顾,系统性和组织性等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欧洲文学在中国30年代传播的广泛和深入。 第二章探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问题。中国30年代游记文学塑造了多种欧洲形象,无论是一个浪漫艺术的欧洲,或是日常生活的欧洲,还是一个混乱的欧洲,这些形象的形成都与观察者的身份、观察时间频率以及先在经验等因素相关,而且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30年代中国人的集体想象。同时通过与五四时期的游记的比较,说明30年代中国人对欧洲文化认识日益深入。中国30年代小说以巴金和老舍的作品为个案,分析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欧洲殖民主义权力话语中的挣扎和痛苦。从巴金的小说集《复仇》到短篇小说《狗》,展示出他从无政府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向的历程。而老舍在从《二马》到《断魂枪》的创
其他文献
蛇肉、蛇胆、蛇蜕、蛇皮及其内脏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不同的部位药用价值也有所不同。鲜蛇肉:鲜蛇肉中保留了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半身不遂、
我国在茶文化方面历史悠久,具备较强的特色和艺术魅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日渐凸显。因此,本文围绕创新茶艺教学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与方法展开探究,阐述关于茶艺的
<正>电商之于服装行业绝非简单的产品销售渠道,而是影响服装产业变革的重要因素。目前在网络购物中,服装占比最多,这一切暗示着二者之间似乎有种特殊的联系。尚未"触电"的服
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础性工作。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意识不断增强,火灾当事人对公安消防机构火灾原因认定
随着配电网中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其产生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使得线路损耗增加,造成发配电设备利用率的下降。谐波电流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供电质量的重要问题。传统的
教师是一个学校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他们是学生发展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资本,是教育发展的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既是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也是师资队伍
面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企业人才的严重紧缺,本文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数控技术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如何与企业实际需要对接进行分析,力求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新思路。
由于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数学学习却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为此,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但这并未引起大多数老师的重视,因此,本文提出数学教学
本文考察的是“武汉普通话”的语音。“武汉普通话”是一种地方普通话,是以武汉方言为基础的武汉人在学说普通话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中介语。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