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式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解剖式肝切除术对比非解剖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安全性及疗效,并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行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病例116例。其中,解剖式肝切除53例,非解剖式肝切除63例。分析和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术中术后情况等,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两者的手术效果。结果:1.临床特征:两组临床特征均无显著差别。其中,发病年龄23-82岁,中位年龄52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64:1);乙肝感染率高达91.38%。2.肿瘤特征:两组肿瘤特征无显著差别。肿瘤以包膜存在且完整为主,多位于1~2个肝段内。门静脉侵润常见,占总数的23.28%。病理分级则以中分化为主。3.术中术后情况:术中B超在解剖式肝切除组使用率(98.11%)高于非解剖组(53.97%)。切缘方面,解剖式切除组优于非解剖式切除组(P=0.036)。手术时间,解剖式切除组明显长于非解剖组(P=0.000),而在术中出血方面,解剖式切除组明显较少(P=0.047)。其余术中术后参数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4.并发症:全部病例未发生住院死亡和致命并发症。共有21例(18.10%)出现并发症,其中解剖式切除组有7例(6.03%),非解剖式切除组14例(12.6%),无显著性差异(P=0.311)。在术后胆瘘和出血方面,解剖式切除组优于非解剖组(P=0.038)。5.随访结果及生存分析: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3-86个月。解剖式肝切除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36%、49.01%、35.85%,非解剖组为69.84%、36.51%、22.22%,差异显著(P=0.048)。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门静脉侵润、切缘、病理分级和卫星结节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切缘大小和门静脉侵润是影响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解剖式肝切除手术的技术要求相对复杂,但安全性优于非解剖式切除,且能更好降低术后复发率。解剖式肝切除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更优越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E-选择素S128R、ICAM-1 K469E基因型与牙周炎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易感性的关系,以期筛选中重度牙周炎和冠心病的共同易感基因,探讨病因机制。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设计,
目的检测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EBVaGC)、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 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s,EBVnGC)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myc及K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cR3)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喉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喉部炎性病变组织(声带
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其发病人群出现稳定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如何早期诊断与治疗宫颈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5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同国外的沟通交流日趋频繁,作为重要的国际语言,英语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在现实操作中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晚,发展规范化程度低,对于住宅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尤为重要的环节----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不断增多并以各种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大数据的时代中,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财务
视听整合是指当呈现的视觉和听觉信号在时间、空间上大致接近时,视觉和听觉系统倾向于整合的加工过程。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作为反映大脑早期加工的成分,表
研究目的: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健康状况,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姑苏区小学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小学教师参与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