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潮流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作为钢结构中最具装配化潜力的结构形式之一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交错桁架结构要实现装配化需要解决桁架与柱连接节点的问题,故本文研究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的连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斜腹杆轴线与上弦杆轴线的交点位置将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分为三类形式:第I类交于两个端板接触面,第II类交于柱外皮,第III类交于柱轴线。对第I、II类节点形式的2组共4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的破坏模式以及滞回性能。初步得到了第I、II类节点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第I、II类节点当连接柱和端板的短梁较弱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试件的短梁腹板(即环板竖向加劲板)充分剪切变形,并在该处发生破坏。第I、II类节点当连接短梁较强时,均出现了由于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此时对应第I类节点滞回曲线捏缩,最终由于柱子压弯破坏。对于第II类节点连接短梁较强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最终由于桁架腹杆节点板撕裂而发生脆性破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6.14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壳单元结合三维实体单元建立了I、II、III类节点形式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了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将第I、II类节点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然后深入分析了三种不同节点形式节点的受力状态、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承载力、破坏模式、抗震性能以及建筑适用性等方面,第I类节点短梁较弱时综合性能最佳。针对具有优势的第I类节点形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系统地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厚度、轴压比、外环板宽度、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等因素对第I类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节点的性能影响显著,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通过影响连接短梁的刚度从而影响节点的破坏模式。
其他文献
混凝土作为工程中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港口、核电站等各个方面。然而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毛细孔、空隙以及微
为解决乌鲁木齐市开展“煤改气”工程带来的天然气使用量大的问题,研究办公建筑采暖能耗,计算出办公建筑耗热量指标,研究采暖能耗影响因素,试图从供热终端节能降低采暖能耗,
混合式交错桁架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常表现为斜腹杆的压屈或拉断,结构延性差,课题组提出延性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概念,即通过合理设计方法将空腹节间弦杆设计为延性区段,结
高耸塔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耸钢结构型式,在环境荷载的长期作用下,高耸塔架结构容易发生各类损伤,主要包括法兰联结节点螺栓脱落损伤、节点板焊缝裂纹损伤和结构竖向主杆失
我国大多数的破坏性地震都发生在农村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RC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农村地区大量采用;农房在屡次地震灾害中表现出“大震大灾”、“小震致灾”的特点;故对农村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抗震性能,被应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框剪结构这一应用极为广泛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
在台风多发地区,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主要针对台风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并未对台风设计风速作出明确规定。近年来现场实测表明,台风风场区别于良态风场的特征主要表现
“9.11”等恐怖爆炸袭击及由违规操作导致的各种意外爆炸事件对建筑物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能敲醒了警钟,人们对建筑物抵抗爆炸荷载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型优美、受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严重,因此地下空间被广泛地开发利用,其中地下洞室的规模和埋深也在不断增大。然而在深埋岩体开挖过程中,围岩损伤变形及岩爆
现行的双、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研究中,通常对框架只考虑其剪切变形,对剪力墙(或支撑、筒体)仅考虑其弯曲变形的影响,各层楼板将两者连接起来,它仅传递水平力并且使得受弯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