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是文明的产物,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档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势,使得档案文化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认识档案这种文化,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历史上是如何充分体现的,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使档案的文化性质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如何进一步的发展档案文化,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发展布局。本文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论述我们应该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文化本质属性进行认识、利用和发展等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希望结合历史经验、中外实例提出一些关于档案文化理论方面的见解。本文写作目的一是希望通过论述事实来说明现实变化,二是希望某些论点的提出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争论能尽快得出结论,使之上升为理论,最终付诸实践。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四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档案文化性的认识。从对档案、文化概念的解释入手,阐述档案文化的内涵和研究档案文化性的意义。第二部分档案文化性的体现。通过结合历史事实的具体表现,揭示档案文化性不仅体现在档案与文化方面,还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甚至档案人员和档案馆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档案就是文化,文化也是档案。第三部分档案文化性的发挥。档案馆是我国现阶段档案文化性体现和发挥的主体,档案文化性的发挥关键要靠档案馆,档案馆可以从发展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由传统利用方式向新型利用方式的转变、树立文化服务形象三方面着手使档案的文化性得到充分发挥。第四部分档案文化性的发展。本章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将档案理论添加新的因素、将档案工作添加新的成分、将档案事业添加新的血液才能保持档案学科的活力。档案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出现,它的发展也是必然。了解这种现象,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探索如何因势利导,使档案的文化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使档案文化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意义。档案是文化之母,是文化财富,但是没有人从理论上对档案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深入探讨过。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档案、发展档案,有利于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面对现实,档案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面对未来,档案文化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