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经济一体化相比,政治一体化面对的是一个冷战后国际新秩序形成的体系。在这个背景下,欧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给欧洲秩序带来的挑战。与冷战时期相比,欧洲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因为大多数新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并未真正有过或短暂有过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形态。在新独立国家中,乌克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地域疆土的独立并不意味着能够独立进行国家建设,特别是在冷战后这样一个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从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和经济走廊的综合角度来看,乌克兰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欧盟边界的安全与稳定。乌克兰独立以来,多次发出加入欧盟的政治诉求,尽管入盟不是导致乌社会动荡的唯一因素,但这势必会引起乌克兰社会动荡。橙色革命、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国内社会危机见证了乌克兰在国家建构上的重重困难。显然,一个时常动荡的乌克兰显然不符合欧盟的利益,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使之服务于欧洲一体化是欧盟的主旨目标。就欧盟对乌政策而言,首要目标是帮助乌克兰实现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转型,从而走上现代国家的道路。其次,欧盟对乌克兰政策是为了增进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欧洲一体化60多年来,欧洲没有发生过重大战争。实践证明,一体化道路是欧洲和平的保障。在一体化进程中,欧洲的经济与社会逐步繁荣和稳定。边界的安全是欧洲永久和平必不可少的因素。与欧盟陆地接壤的乌克兰关系到欧盟东部边界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欧盟必须通过对乌克兰政策的实施,以达到边界的安全与稳定。第三,通过分析欧盟对乌政策,还能看到欧盟在对外政策上的优势和不足。尽管某些时候欧盟对外政策可能搁置或修正,但是每一次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使欧盟向政治一体化前进。对外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则标志着欧盟在这一方面的政治能力不断增强。从政治一体化层面来说,欧盟内部的改革和深化固然重要,但是需要通过对外政策来体现其政治实力的成长。基于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欧盟对乌克兰的政策不可能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历程,少不了美国和俄罗斯(苏联)因素的影响,欧盟对乌克兰政策也不例外。欧盟对乌政策的外部制约因素中,既包括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也包括俄罗斯及其倡导的欧亚联盟。让欧盟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是欧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之一。然而,欧盟政治一体化的逐步进展威胁到美国在欧洲的战略部署,因此成熟的欧盟政治力量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曾一度允诺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图藉此制衡俄罗斯,同时也在深层次上牵制欧盟的政治发展。并且,欧盟对乌克兰政策的不断深化也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决心和欧盟对乌克兰政策的实施,使得俄罗斯直接进入欧洲受到阻碍。一旦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使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安全也会面临威胁。通过对对独联体技术援助计划(TACIS)、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PCA)、欧盟睦邻政策(ENP)与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P)以及联系国协定(AA)和深化及全面自由贸易区条款(DCFTA)的分析,可以看出欧盟对乌克兰政策从初期模糊不定到逐渐明朗清晰的演进轨迹,这既体现了乌克兰在欧盟的国际战略视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也体现了欧盟对外政策特别是对邻国政策的不断完善。同时,在欧盟对乌克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还可以看到,欧盟对乌先是从经济和技术援助入手,继而在经济和技术援助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再实施政治援助,并最终形成某种多维度、全方位的对乌援助政策。此外,欧盟对乌克兰政策也体现了欧盟规范的输出,此乃一体化经验的实践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