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中语篇连贯问题的译后编辑 ——以《证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揭秘》项目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重要语篇特征,因而语篇翻译需要重视连贯问题。在汉英翻译中,语篇连贯问题的相关研究大多着重于衔接层面,并且相关的案例研究主要基于人工翻译文本进行。本文基于机器预翻译的译后编辑文本,着重探讨如何提高汉英翻译的语篇连贯性。笔者以《证据》项目为例,以语篇连贯为切入点,整理分析了译后编辑初稿文本中的连贯问题,并将其分为局部连贯问题和总体连贯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从思维逻辑、信息重组以及谋篇布局的角度,结合相关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局部和总体编辑策略,以期提高译后编辑文本的语篇连贯性。希望本文能为从事类似翻译项目的译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其他文献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地域辽阔,各个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然而,传统方言学研究重语音,而针对词汇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在少之又少的词汇研究中,又仅仅停留在收集方言词汇,而未对它们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本文以哥伦比亚语言学院最新出版的《哥伦比亚词汇词典》中的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词汇在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出版的《美洲词汇词典》和《西班牙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及其词性,词用,地理分布,词义数量
文化词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化词释义表征的准确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英词典是二语学习者所需的重要工具书,其释义的准确性势必会影响词典用户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构建。为满足词典用户需求和进一步完善释义表征模式,本研究立足于词典、用户和编者三维一体的研究范式,通过语料驱动的研究方法概括并归纳总结其语义韵特征。本研究以文化词中的双音节儒学形容词为例,共
在日语会话场景中,「ソウデスネ」被频繁地使用。不仅可以表示赞同对方的意志,也可用作只是对于对方的回应。在日语会话场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为了明确「ソウテスネ]的功能,从日语会话语料库中收集包含「ソゥデスネ」的会话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先行研究来看,「ソウデスネ」的功能经常在附和语研究、填充语研究及应答研究中被提及。但是单独论述其功能的研究很少。并且,从人际关系的视点出发的研究可以得知,附和语及填充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步伐,亟需大量专业技能过硬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全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新的教学方法孕育而生。行动导向教学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派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并以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独立获取相应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
乔治·德·契里柯,意大利现代主义美术时期形而上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其艺术面貌神秘、幽静、却饱含诗意,弥漫着理性的光辉。并以此启发了超现实主义绘画及诸多现代艺术流派的兴起。本文以契里柯绘画的光影构成作为出发点,主要研究其独特的明暗效果背后的因素,试图解答其画面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关系。特殊的光影使用是契里柯绘画中的标志性的表达,画家通过一种“秋日午后”的光影现象与建筑、雕塑间的主观组合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追
本文研究的案例为“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中英交替传译模拟会议,因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故涉及中国文化、中国特色概念及地名较多,译员多次采用增译的口译策略,以向英语听众更好传达源语的含义。然而,在使用增译策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当增译的情况。基于此情况,本文决定在研究此案例的基础上,解决“不当增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不当增译”的问题。本文采用的方法论框架为案例分析法,对口译源
本论文在前人对新词术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编译的《汉蒙新词语词典》(民族出版社,2008年)材料为辅,对其新词术语进行了探索分析,对新词术语概念,汉语新词术语翻译原则,蒙译方法,新词术语翻译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由引论,正文部分组成。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素材等。第一章论述了新词术语的概念、新词术语
为了保障所有柬埔寨青少年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柬埔寨一直以来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尽管如此,柬埔寨仍未能普及中学教育,而那些排名靠后的中学也未能为青年提供优质教育。在普及中学教育这方面,教育体系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第一,中学辍学率非常高,初中以下学生失学率超过60%。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辍学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其中将近60%的女性辍学),其他还有“缺乏榜样”和“盲从邻居”等原因。第二,一些
从艺术诞生之初,艺术、材料就相伴相随,艺术的媒介材料就是丰富多样的。蜡材料作为绘画材料其实早就已经出现而且相当成熟。在本科关于材料的选修课上,因为创作主题的原因我选择了使用蜡这一材料来进行创作。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蜡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故事有历史渊源的艺术材料,并在当代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张力。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选择继续用蜡进行创作,在查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发现国内对蜡这种艺用材料的专业研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逐渐成为青藏高原的统治者,积极向四处开拓自己的疆域,此时,吐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与各邻国的外交对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七世纪中叶至八世纪,吐蕃开始接触并己入居西域。在此期间,西域作为多种民族集聚与交流之地,其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吸收与记录在藏文文献内,本文将敦煌藏文文献P.t.1283-2号《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为选为论文题目,梳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