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的性别行动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为切入点,以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为手段,针对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表现,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女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自己与数学学习,如何看待自己与教师、男生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大量详细的揭示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老师对学生评价具有性别差异:男生被普遍认定为聪明的,女生是归为勤奋一类;(2)师生互动模式存在性别差异:教师和男生群体是频繁的焦点互动,和女生是稀缺性的非焦点互动;(3)教师期待和互动模式的性别差异促成“男性神话”的建立,给女生的发展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 在第二阶段,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前后进入三所小学,在与三位高年级数学教师的交流与实验中摸索、反思建立两性平等的师生互动模式的途径,在这一合作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班级风格和教师风格,尝试使用了反向歧视策略、个别辅导策略等,最终发现,性别平等教育课堂的营造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教师性别意识和教学风格的反思,更需要教育体制内的改革与体制外的推动。
其他文献
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选择正确而合适的解题方法是成功解题的保证。数形结合方
表现主义应该是比表现主义理论和流派更久远的艺术精神,表现主义(狭义上说即是表达的欲望)应该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艺术意志,这我们可以从德国文艺理论家沃林格那里得到
小学阶段是形成青少年知识、态度、价值观及社会参与技能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家都把培养合格公民看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并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或完备的公民教育体系来实现
为了适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保障素质教育的落实,我国部分普通高中借鉴高校的经验,尝试推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管理与指导。鉴于学界对高中“导师制”的探讨和
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至2005年底全国网民已逾1亿。互联网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小学网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象征着绅士与贵族的国度,却制造着世界上最极致和狂野的汽车?
本文通过研究静电场等势线和电力线的求解与描述以及电偶极子的电荷禁闭,领悟到了现代物理教学的新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电磁场理论教学中虽然教材
丹枫迎秋,金桂飘香.十月的北京.天空碧蓝清澄.远离了夏的燥热,空气中弥漫着秋的气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漫山遍野的丛林,被初秋的风霜尽染.或红或黄还残留些许浓重的绿,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研究旨在帮助人们增加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教师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师资的稳定,还会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应当受到特别关
类比问题解决指的是运用以往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新问题,它是个体最主要的问题解决活动;策略是指向特定目标的心理操作,其运用既影响着问题解决,又是个体认知水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