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血流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LH)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病例在世界各地都有报道。离断肝实质过程的出血是限制LH发展的主要难题,是LH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改进离断肝实质的手术器械、发展肝门血流阻断技术以及探寻最佳手术径路是减少LH术中出血,攻克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肝门血流阻断技术因为肝脏能够耐受热缺血而成为可能,其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已经成熟,并且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提高而进步,但在LH术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LH术中,对第一肝门入肝血流阻断的报道较多,对第二肝门肝静脉血流阻断的报道较少。LH术中对第一肝门入肝血流阻断的常用方式包括全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其中后者的应用有两种不同方法:在镜下打开Glissonian鞘,分离出切除肝叶(段)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后阻断,以及经Glissonian鞘路径一并阻断切除肝叶的肝蒂,之后完成肝实质离断。目前,国内外未见LH术中Pringle法和选择性阻断入肝血流后断肝的比较研究,也未见经Glissonian鞘路径一并阻断和打开Glissonian鞘后逐一阻断血管的两种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比较研究;同时,对于LH术中是否需要在断肝前阻断第二肝门肝静脉的血流,还存有争议,缺乏相关的对照性研究。研究目的:1.从肝脏的应用解剖学角度,探讨LH术中在第一、二、三肝门应用血流阻断技术的解剖基础,探寻在腔镜下应用该技术的最佳手术路径,即肝门血流阻断技术在LH术中应用的可行性;2.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在LH术中应用入肝血流阻断与非阻断条件下的断肝,证实应用肝门血流阻断的必要性和安全性;3.比较全入肝血流阻断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LH术中的应用,探讨这两种阻断方式的优缺点;4.比较两种不同的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LH术中应用的差异,探寻这两种方法的适应证;5.初步探讨第二肝门血流阻断技术以及不同的肝静脉处理方式在LH术中的应用,探寻临床应用中的最佳手术路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解剖成人尸体的肝脏标本,分离出血流阻断技术所涉及的第一、二、三肝门中各种解剖结构,观察各解剖结构的毗邻,在二维平面中的相互关系,并测量各结构在肝实质外的长度及相互间夹角,计算平均值;同时,观察LH手术视频中涉及各肝门解剖结构的部分,总结各种相关结构在腔镜下所见的位置、毗邻及其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研究,统计入肝血流阻断和非阻断条件下离断肝实质的LH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恶性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回顾性研究,统计全入肝血流阻断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条件下离断实质的LH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恶性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统计不同的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即经Glissonian鞘路径一并阻断和打开Glissonian鞘逐一阻断血管的条件下离断肝实质的LH病例在于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恶性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统计在LH术中断肝前成功阻断第二肝门肝静脉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恶性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的数据,总结腔镜下在肝实质外分离肝左及肝右静脉的手术径路以及方法。结果:1.第一、二、三肝门中各相关解剖结构的特点,在二维平面中的毗邻关系,各结构在肝实质外的长度、相互夹角,以及在腔镜下所见各结构的特征:1.1.第一肝门中肝动脉的平面略低于肝管(90%),门静脉左、右分支的分叉位置较固定,位于后方的平面;1.2.第二肝门中肝左和肝中静脉在肝实质外的部分大多数为共干(90%),肝右静脉与肝左、肝中静脉的共干部分之间存在一个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隙,可与肝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的前方相通;1.3.第三肝门中肝短静脉位于肝后IVC的两侧,中间区域未见肝短静脉的分布,肝短静脉的数目差异较大,平均7±3支;1.4.肝下腔静脉韧带在尸体标本中容易忽略,在实体标本中则较明显,是一层较宽的膜性结缔组织结构,包绕IVC,其厚度在不同个体差异较大;1.5.第一肝门中各解剖结构在肝实质外的平均长度:左肝蒂(1.19±0.19)cm,右肝蒂(1.09±0.14)cm,右肝蒂前支(0.94±0.19)cm,右肝蒂后支(0.96±0.14)cm,肝固有动脉(3.27±0.28)cm,肝左动脉(2.28±0.27)cm,肝右动脉(2.37±0.22)cm,门静脉左支(1.25±0.21)cm,门静脉右支(1.39±0.19)cm,门静脉右前支(0.98±0.11)cm,门静脉右后支(0.89±0.16)cm;1.6.第二肝门中各解剖结构在肝实质外的平均长度:肝右静脉(0.70±0.24)cm,肝左、肝中静脉共干(1.50±0.35)cm;1.7.第一肝门肝动脉、门静脉各主干分支间及第二肝门肝静脉与IVC间夹角平均度数:肝左、右动脉间夹角(95.6±5.97)度,门静脉左、右支间夹角(107.9±4.58)度,肝左静脉腹侧面与IVC间夹角(56.9±5.04)度,肝右静脉腹侧面与IVC间夹角(53.0±3.20)度;1.8.腔镜下所见各肝门中解剖结构的位置及特征与实体比较具有特殊性。2. Pringle法入肝血流阻断组比较未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及输浓缩红细胞(concentrate Red blood cells, C-RBC)的数量较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输血浆量较少,p<0.05,术后第1天的肝功能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较高,p<0.05,术后第1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较短,p<0.01;3.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组比较Pringle法阻断组的术后第1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天的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水平较高,p<0.05;4.两种不同的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术中、术后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恶性肿瘤术后随访结果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5例患者成功在肝实质外分离出肝左或肝右静脉,肝左静脉的分离可以选择从IVC左缘由左向右的方向,肝右静脉分离的手术径路是沿肝后IVC前壁从下向上分离。结论:1.在LH术中应用肝门血流阻断技术是有解剖依据及路径遵循的;2.阻断肝门血流后离断肝实质是LH,尤其是规则性肝切及特殊部位肝肿瘤切除的需要;3.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在LH术中对肝脏功能的保护优于Pringle法,但Pringle法在肝门大血管损伤的腔镜下修复等特殊情况下依然需要;4.两种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手术效果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如何选择,由手术方式以及术者的习惯决定;5.LH术中断肝前在肝实质外分离出肝左、肝右静脉是可行的,应该沿肝后IVC前壁的手术径路分离肝右静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除皱切口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行中下面部除皱手术的48例女性患者,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24例。传统组行传统手术切口除皱
本文是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测算与评价的实证研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评价和对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的成因及相关政策建议的研究,以补充和完善目前农村
现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数据的分析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更是影响了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为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各地区都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研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阅读造成了极大冲击,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阅读素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开始趋向于快餐式的阅读,阅读的质量和品味明显下降,因此,高校图书
本课题主要针对核桃油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和成分进行研究。比较了压榨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对核桃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适的核桃油提取方法,测定核桃油中的
正电子发射层析成像(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技术是能提供生物体器官信息的核医学成像技术之一,其原理就是对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引起的体内正负电子湮没辐射进行符
赵之谦是我国清代中后期著名的花鸟画家。其写意花鸟画设色浓艳古厚,瑰丽华美。本文的研究主要以赵之谦写意花鸟画的色彩技法为主题,探析其审美特征,以填补对赵之谦写意花鸟
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师生对文言文诵读重视不够,有些教本选文内容难度偏大,致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
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将技术进步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分析其对生产、消费、闲暇、汇率等经济变量的冲击以及对各国国民福利的影响,并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