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e-DAB诱发SD大鼠肝癌癌变进程中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鼠肝癌癌变进程中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端粒酶活性和TERT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3′-甲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为诱癌剂建立大鼠肝癌动物模型,自诱癌之日起,分别在第1、2、4、6、8、14、17周随机处死诱癌组大鼠和正常大鼠,取其肝脏。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以TRAP-电泳银染法和TRAP-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端粒酶活性,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脏组织TERTmRNA的表达。结果:(1)正常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较弱的端粒酶活性;(2)给药后1周和2周时端粒酶活性有所升高,持续升高至4周时端粒酶活性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端粒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水平,6周、8周时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14周、17周时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3)自诱癌之日起,大鼠肝脏组织表达TERTmRNA的细胞数逐渐增加,其中4周、6周、8周时表达TERTmRNA的细胞数趋于稳定,之后表达TERTmRNA的细胞数进一步增多,14周至17周时表达TERTmRNA的细胞数再次趋于稳定,诱癌组各个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4)大鼠肝癌癌变进程中端粒酶活性变化和TERTmRNA的表达在总体趋势上呈现一定的平行关系。结论:在3′-Me-DAB诱发大鼠肝癌癌变进程中,端粒酶活性和TERTmRNA的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提示:TERTmRNA的表达和端粒酶激活可能是肝癌癌变进程中的早期事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端粒酶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一个重要而新颖的标记物和靶位点。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的影响及
弓形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原虫,可感染鸟类、哺乳动物和人。人感染弓形虫之后一般表现为隐性,但孕妇感染弓形虫常会流产或者胎儿发育不全。此外感染了弓形虫的人在免疫力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将文字和语音作为主体内容的单一通信方式,而是希望通过图像和视频的多媒体通信方式获得更生动直观的视觉体验。但在图像采集和
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目的是利用有限频谱资源进行可靠高效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因其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和优良的抗多径时延特性而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该技术成为下一
本文旨在探讨激动大鼠正中视前核的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对肾脏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实验用SD大鼠,麻醉下以鼠脑立体定位仪在MnPO埋植导管。3组大鼠,其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通信业务得到不断推动与发展,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速率和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限频谱资源和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这一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在一些
围术期血液粘度升高可能导致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老年、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休克等病人都是血液高粘滞人群,在围术期血栓形成及栓塞性事件有较高的发生率,危及患者术后的生
本课题主要对如下四方面进行了研究。①研究常见病原菌23SrDNA基因序列变异规律,为细菌鉴别诊断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②探讨运用PCR-RFLP和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功能已不在人们的生活领域,而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书法美学的精神意义是指向人生的,在创造书法意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情感意味,书法家应有一颗对艺
  为揭示纤毛虫从休眠期到营养期转换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γ-微管蛋白分布的变化,本文应用常规透射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免疫荧光显微术,对包囊游仆虫营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