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新型劳资关系建构——关于企业劳资失调问题的个案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劳资关系所暴露出的失调问题和重构压力日益突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它们在吸纳劳动力就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积极作用,但是大量调查资料同时显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关系矛盾和冲突相当严重,现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因而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全面系统地研究劳资关系失调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现实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这对于有效解决劳资关系的矛盾冲突,对于促进和实现劳资关系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若干非公有制企业的个案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文献法来收集资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同时以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社会冲突理论、韦伯的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对劳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解释和说明。文章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选题意义,对所涉及的重要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历史回顾”部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是对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与评价,二是对中国及西方现代劳资关系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背景参照和理论方法上的支持。 第二章是对相关个案的具体考察,首先介绍了社会转型期劳资关系的现状,然后根据与被访者的谈话发现了当前劳资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劳动时间长和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和安全系数低、拖欠工资严重等,指出这些问题给劳动者、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对转型期劳资关系失调问题的社会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政府监管不力、工会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大、劳资双方不成熟以及社会道德教育的弱化,是引发劳资关系失调的基本原因。 第四章对美国、德国和日本这几个国家在处理和调节劳资关系方面的基本对策进行了概括综述,指出了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劳资关系调节改善可能具有的有益启示和借鉴意义,主要就是必须加强劳资关系立法;重视工会的独立性;发展三方协调机制。 第五章针对目前劳资关系失调的具体现状、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主要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政府监管,构筑三方协调机制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劳资双方素质与提升社会道德文化,其基本目标是构建民主、法治、和谐的新型劳资关系,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备煤及配煤环节对焦化厂运作过程有重要作用。当前,传统的备煤系统已经不能在适应焦化厂生产运作。设施跟不上、生产环境很差、场地与场地的间距太远等已经成为焦化厂进一步发
计划生育是20世纪中国进行的最伟大的社会改革试验之一,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会实行不同的乡村计划生育管理措施。相应的,农民的生育
阶层的消费行为及特征从来就是社会学家和消费理论学家十分注重的研究论题。作为中产阶层的“新生力军”,西方社会学界对于白领阶层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行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学位
沙沟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延9油层是其主力油层。根据大量岩心及测井曲线分析,研究区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相,可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决口扇微相,其中
2001年,随着中州铝厂氧化分厂改、扩建项目的增多,氧化铝产量的提高,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2001年3月,分厂工会将“强化安全管理,落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从禁止、默许到支持,非公企业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非公企业职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职工素质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我国城市出现了一个以下岗失业职工为主体的新城市贫困群体,城市贫困
在对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型方法。以提高高分子材料成型控制的整体水平为目的,分析了当前主要应用的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
领导干部担子重、责任大,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要履行好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只有改造好主观世界,才能辨别良莠,抵制诱
社会的快速发展,呼唤着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而青年为了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通过社会参与才能改变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处境。当代青年既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又是社会变革的客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