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研究--以山东省A县C村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当下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遵循,其五大方针中“生态宜居”被列为重要一环。在过往的农村生态治理中,更引人注目的村庄类型,要么是占有资源优势能够实现绿色转型的乡村,要么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矛盾的乡村,占最大多数的、普通乡村的生态问题被忽视,这类农村没有天然的地理与资源优势,生态问题也没有严重到被首要重视的程度,但它同样是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阻碍。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这类普通农村得以全面开展,改变了该类农村原本相对静止与低效的乡村治理,不只在生态层次上实现直接预定目标,更在特定目标实现后对乡村治理常规程序带来深远影响,即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过程重新体现了国家存在,改变了乡村治理结构,有效应对农业税取消后基层政权悬浮化与村民原子化困境,乡村治理得以激活与优化。
  本文采取案例研究法,选取山东省一典型北方内陆农村A县C村为例进行研究。C村地处鲁西南,村庄面貌落后,村民自治“古井无波”,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C村之变不得不令人感慨,这种变不仅体现在环境本身与生态层面的直接变化,还体现在融入乡村治理过程中给治理所带来的深层变革。因此本文尝试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缺乏地理与资源优势的普通内陆农业型农村,C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怎么样又为什么能够生效并激活乡村治理的。二是作为一项特定治理,C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还暴露出乡村治理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存在又为何解决。
  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尝试以治理方向、治理模式、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为要素构建分析框架。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分析,本文认为其相比其他公共事务具有卷入性强,有效性强以及可操性强的独特特征,展现出强大的动员效果,结合农村社会特点,能够形成一套以利益联结为基础的生效机制,进而促使悬浮化政权落地与原子化村民聚合,具体表现为治理方向科学转型,治理模式活力生动,治理主体多元合作,治理机制健全创新。
  同时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新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冲击乡村治理,改变其“低效有效”的状态,使其中问题更为暴露,这些问题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所在,更是乡村治理中共性问题的投射。基于C村实践,本文认为其生态文明建设中乡村治理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本困境、自治困境、主体困境以及制度困境。而治理方向上资本禀赋缺乏导致的动力机制强外部依赖性,治理模式上互动机制的过度“下沉”倾向,治理主体上选用与动员机制的不规范以及治理机制整体的碎片化特征,正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治理走向善治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尝试从对应角度提出农村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乡村治理困局的现实路径,即以探索新经济增长点优化治理方向,以上下良性互动完善治理模式,以多元合作凝聚治理主体以及以制度供给创新治理机制。
其他文献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来,俄罗斯就始终在参与和维护欧洲战略力量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扮演着十九世纪维也纳体系秩序的平衡器和领导者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两极均势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正是通过利用欧洲强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分歧、构筑权力均衡且相互制约的关系网络,历史上的俄国得以由僻居东欧的闭塞弱国转变为横跨欧亚的强盛帝国。由此可见,均势外交可谓俄罗斯悠久的外交传统之一,也是俄罗斯屡试不
学位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安全形势与现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问题呈现出“非传统”的转变,诸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卫生与公共健康、民族分裂与极端主义、认同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新出现的诸多安全威胁中越来越凸显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为主的因素,如包括身份认同、心理认知、宗教信仰等在内的要素越来越能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亚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各种宗教思想在这里汇集碰撞,宗教
学位
文化软实力具有无形性、稳定性、非物质性,在一国对外政策的开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威胁论”叫嚣尘上,为应对中国东部的围堵和美国的战略疑虑,中国学者王缉思提出“西进”战略。面对国内外显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构建新型合作模式以进一步扩大开放,将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统筹起来,有效应对中国崛起困境。  作为一项着眼于构建国家间关系的长期工作,“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巨大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学位
海上通道是海上航行的重要通道。中国能源进口和经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上运输是否顺畅,所以海上通道的安全关乎我国重大国家利益。东南亚地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经的重要区域,但是由于东南亚海域沿岸安全形势环境复杂,该地区海上通道存在安全威胁。东南亚海上通道既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又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海上领土争端和海上划界问题,非传统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海盗以及海上恐怖主
学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不仅仅满足于国家硬实力的发展,转而重视其国家正面形象的树立和影响力的提升。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尤其青睐“软实力”这一目的性隐蔽但影响力持久的外交模式,在挖掘自身软实力资源的同时,中国积极将其付诸于实践中,作为自身与中亚交往的新型外交模式。  从地缘政治、区域治理和区域合作三方面来看,中亚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支点。基于此种考量
学位
学位
国内的“新康有为主义者”之于康有为的国家思想有基于各自研究主题的部分阐发,但迄今没有学者从政治学专业的视角,尤其是国家理论的视角对康有为的国家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身当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古今中西的交汇点、被誉为“现代中国立法者”的康有为之于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中国(how)以及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现代中国(what)有丰富的思考和著述。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国家共同体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
学位
自2008年成都市作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先导试验区,土地确权,即对土地产权的确认,就逐渐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基石。经济制度对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一项新的土地产权制度,或者说土地利益的再分配必然会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结构有所冲击。而伴随着近年来“治理”议题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热门议题之一,“土地确权”与“乡村治理水平”联系到了一起。土地确权对乡村治理水平的影响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机制又是怎么
学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民粹主义政党,如英国独立党和英国脱欧党、法国联盟党、德国另类选择党以及奥利地的自由党等等。保罗·塔格特将其称为新民粹主义政党或激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2016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公投以脱欧派的胜利结束,英国脱欧也被视为一个典型的民粹主义事件。英国脱欧背后固然有多种因素的推动,但英国右脱欧以翼民粹主义政党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
学位
政治仪式是政治统治者的权力展演场所,通过仪式的操演,实现了政治仪式组织者最为重要的目的——政治合法性。自古以来,中国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仪式资源,从封建王朝的祭祀典礼到现在的国庆阅兵、就职宣誓仪式等,都为我们研究政治仪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案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在很多方面超越西方,但是我们的制度合法性却受到了来自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挑战,在我们自身合法性构建的过程中,政治仪式具有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