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子喷丸工艺参数对低碳合金钢表面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合金钢由于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结构。随着机械构件日益增长的长寿命和轻量化需求,各种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被开发和应用,其中,喷丸处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方法,而微粒子喷丸是近年被开发的新型喷丸处理工艺。为了研究微粒子喷丸工艺参数对低碳合金钢表面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随机多丸粒喷丸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单一喷丸参数变化对低碳合金钢表层残余应力场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喷丸参数对残余应力层深度、最大残余压应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权重,最后通过微粒子喷丸实验分析了仿真中单一喷丸工艺参数变化对表面性能影响规律的合理性。
  首先,本文利用残余应力场的预测方法进行了丸粒撞击试样的速度计算,并通过ABAQUS/PYTHON二次开发功能建立了随机多丸粒喷丸仿真模型,实现模拟大量弹丸随机撞击试样的喷丸过程,且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参数来建模仿真。
  然后,研究了单一喷丸参数变化对低碳合金钢表层残余应力场影响,仿真研究中,设置喷丸速度、弹丸直径、喷射角度和喷丸覆盖率为单一变化参数,关于残余应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速度的增加并不会影响最大残余压应力的位置深度;随着弹丸直径的增加,残余应力层深度与最大残余压应力也随之增大;喷射角度对于残余应力场深度与最大残余压应力的位置深度影响不大,但随着喷射角度的变小,最大残余压应力明显变小;喷丸覆盖率的增大,有利于最大残余压应力的增加,喷丸覆盖率达到300%以上时,残余应力场基本不再变化。同时,设置单一变化参数时,关于表面粗糙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丸粒直径为50μm时,弹丸的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弹丸直径越大,靶材的表面粗糙度也越大;喷射角度越靠近60°,表面粗糙度Ra的值越大;喷丸覆盖率小于200%时,覆盖率越大,Ra值越大,当覆盖率在200%以上时,Ra值基本不再变化。
  最后,对喷丸速度、弹丸直径和喷射角度三种喷丸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获取的残余应力场分布和表面粗糙度发现,弹丸直径对于残余应力层深度、最大残余压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此外,通过微粒子喷丸实验验证了仿真中喷丸工艺参数变化对低碳合金钢表面性能影响规律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低碳合金钢微粒子喷丸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也可为喷丸试验机的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存在潜在危害。而膜生物反应器则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以及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本论文采用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探讨了运行方式、污泥浓度、料液性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借助于现代化分析手段研究了膜污染情况。  采用A/O和A2/O两种工艺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通过对比处理效果、分析膜污染情况,寻求膜生物反应
学位
本课题主要针对工业废气CO2对环境的污染和光催化剂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展开,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尖晶石型光催化剂,利用UV-Vis DRS、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其光电活性、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及时间对光催化剂结构与光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光催化还原CO2的几项反应条件,并初步探讨了CoFe2O4的A、B位取代对其光催化性能的
学位
中低速磁浮交通因其不依靠轮轨接触运行、曲线通过能力强、坡道运行能力高、噪声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得到发展和工程示范应用。为了防止出现过大的磁浮车桥耦合振动,中低速磁浮交通广泛采用了混凝土轨道梁,很少使用钢结构梁,但钢结构梁的制造和安装较混凝土梁更为便捷,在市区繁华地段的磁浮线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针对一种多功能变刚度磁浮钢箱梁,开展了磁浮车辆-钢箱梁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期为磁浮钢结
学位
车钩缓冲器对缓冲机车及轨道车辆之间的纵向冲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承担着机车和车辆、车辆和车辆之间的牵引力以及制动力的传递。本文针对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弹性体摩擦组合式缓冲器开展特性研究并进行参数优化,以便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性能指标。  详细阐述了新型缓冲器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关键尺寸、各摩擦副之间的关系,对各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各零部件的平衡方程以及力传递关系,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针对新型
近年来,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我国发展迅猛,目前已开通运营长沙磁浮快线和北京S1线两条中低速磁浮商业线,广东清远和湖南凤凰正在修建磁浮旅游线,规划建设的中低速磁浮线也越来越多。中低速磁浮交通的成功示范应用展示了其无脱轨风险、振动噪声小、线路适应性好的技术优势,但也暴露出不少工程问题。其中,磁浮列车低速通过铰接式钢道岔梁时的振动过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建立更精细的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动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