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香花枇杷作为枇杷属十数个野生种的代表,以普通枇杷为参照,使用多种分离和检测手段,探查枇杷属植物叶片中含有的物质,以期作为今后枇杷属植物药物利用的研究基础。同时采用DPPH和FRAP两种方法检测枇杷属植物叶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提取液中所含的黄酮、多酚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主要结果如下:
低极性成分的GC-MS检测香花枇杷与普通枇杷提取液浸膏的石油醚萃取部,经GC-MS检测,数据检索NIST库,基本判定了108种物质,香花枇杷两个部分的石油醚萃取部共判定了98个成分,普通枇杷判定了75个成分。所检测鉴别出的物质,主要有醇、酯、酸、酮、烯烃、烷烃等,其中萜类有34种。12个种类的叶片干粉乙醚提取液,也经过GC-MS检测,所有样品经检测及谱库检索后确定了67种物质,烷烃占了22种,酯类有12种,其他还有醇、烯烃、酸等。各种物质的含量也进行比较,并根据色谱图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枇杷属植物三萜酸类成分的HPLC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初步建立实验中使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乙酸胺(60:14:26:0.55),进样量20μL,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5nm。测定了枇杷属15个种类植物的叶片干粉提取液的熊果酸含量,并补充测定了齐墩果酸及本文作者分离纯化的委陵菜酸、3-羰基-2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和羟基齐墩果酸的含量。同时初步建立了这15个种类枇杷属植物三萜酸类成指纹图谱,并进行了聚类分析。枇杷属各种类间熊果酸含量差异很大,范围为14.0—3.0 mg/g DW(DW为dried weighth,表示干重),含量最高的为南亚枇杷。
枇杷属植物的黄酮、总酚含量及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枇杷叶烘干温度会影响黄酮多酚的含量,当温度过高时(达到80℃时),会导致黄酮、多酚含量下降,抗氧化能力下降。叶片变黄褐色,与40℃及60℃时烘干的状态有明显不同。以水及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分别提取香花枇杷及广西枇杷,所得提取液不论是黄酮、多酚含量,还是抗氧化能力,都以50%乙醇提取效果较好。
所测定的12个种类的不同枇杷属植物干粉中,倒卵叶枇杷、台湾枇杷、栎叶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椭圆枇杷、南亚枇杷黄酮及总酚含量高,且抗氧化能力强。大渡河枇杷、香花枇杷、大花枇杷、广西枇杷、普通枇杷野生树、早钟六号的黄酮、多酚含量较低,且抗氧化能力较弱。黄酮与多酚的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枇杷属植物的多糖含量样品多糖含量分为以下6组,最多的为栎叶枇杷(80.79,相当于葡萄糖mg/g DW,下同),第二为香花枇杷(72.685),第三为大渡河枇杷2(68.607),第四为大渡河枇杷1(60.241),较少的为大花枇杷和南亚枇杷(55.9—54.3);最少的一组为椭圆枇杷、台湾枇杷、普通枇杷野生树、台湾枇杷恒春变型、普通枇杷栽培品种早钟六号、倒卵叶枇杷、广西枇杷(45.4-41.8)。
香花枇杷成分的分离纯化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香花枇杷浓缩液乙酸乙酯部,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a,b,c,A,A-B,B,C,D,Fb,G H,I,J。结构鉴定结果表明A与c为同一化合物,H与G为同一化合物,因此共分离纯化到11种化合物。其中a,b,c(A),A-B,B为三萜酸类成分分别为乌苏酸(a)、3-o-2a,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b)、2a-羟基乌苏酸(c,A)、2a-羟基齐墩果酸(A-B)、委陵菜酸(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 B)。C为胡萝卜苷,D与H为表儿茶素,G为熊果苷(对羟基苯酚葡萄糖苷),Fb为3-o-鼠李糖斛皮素,I为金鸡纳素Ia,J为金鸡纳素Ib。其中熊果苷、胡萝卜苷及2α,19α-二羟基-3-羰基-乌苏烷-12-烯-28.酸为首次从枇杷属植物叶片中分离得到。
香花枇杷、普通枇杷各萃取部的抗氧化活性及黄酮、多酚、皂甙的含量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FRAP两种方法测定五个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金鸡纳素Ib、金鸡纳素Ia、表儿茶素、斛皮素鼠李糖苷、熊果苷;香花枇杷和普通枇杷各萃取部分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枇杷清除自由基能力低于香花枇杷,浓缩液部分比沉淀部分清除自由基能力强,沉淀部分以萃取剩余部抗氧化能力最强,浓缩液部分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相的自由基清除率高。可以看出高极性部分抗氧化能力强于低极性部分,这与性质实验的结果比对,可以发现极性大的部分中存在黄酮、多酚等抗氧化活性成分,而低极性部分中主要有甾醇及皂苷苷元,基本不具有抗氧化活性;针对香花枇杷和普通枇杷的抗氧化活性萃取部,实验中黄酮、多酚及皂苷含量均与FRAP法测定的氧化还原能力正相关,与DPPH的EC<,50>负相关即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正相关。皂苷含量与黄酮多酚含量也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