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化、层面化、区激活——基于原型理论的转喻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喻具有概念性质,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已获共识,但仍有不少争议问题需加以系统全面研究。有些转喻基于空间部分-整体关系中的相邻性,体现为原型核心,有些则倾向于边缘化且依附于情境。本文基于原型理论,围绕转喻及层面化与区激活,比较转喻及其相关语义过程的异同点,讨论层面化和区激活是否应归为转喻,进而厘清转喻及其相关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转喻是否有程度区别?换言之,转喻化、层面化、区激活三者之间的转喻性差别如何?
  (2)转喻化、层面化和区激活三者的语义识解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异同之处?
  (3)影响转喻定义标准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以Piersman和Geeraerts(2006)原型理论、Langacker认知参照体理论,以及RuizdeMendaoza(2011)“转喻和认知操作”为理论基础。原型理论以空间部分-整体关系中的相邻性作为转喻范畴的基石和出发点,认为语言不同的转喻表达模式可以在相邻性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加以统一连贯的解释;主张通过“接触强度”、“有界性”和“域”这三个维度来分析转喻性语义转换的动态过程,根据三个维度讨论典型转喻及其相关类型(层面化与区激活)之间的关系。Langacker将转喻视为一种参照体现象;据此,人们在认知上将一个常规命名的概念实体作为参照体,为把握另一个目标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参照体也是一种相邻性体现,将突显的或容易理解的概念实体作为参照体有助于把握非突显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实体。
  本研究具体采用理论思辨和语料支持的定性方法,对转喻化及相关现象作描述性与阐释性分析。主要发现如下:首先,转喻化涉及域扩展与域缩减,这两种认识操作是转喻机制的主要表现。转喻化涉及域扩展与域减缩,属于典型转喻范围。其次,层面化与区激活体现域缩减这一认知操作,涉及词汇的常规匹配。层面化属于非原型的转喻,而区激活则一般不属于转喻。再次,转喻化、层面化与区激活相同之处在于三者均涉及域缩减这一认知操作,并且都属于参照体与激活现象;但由于层面化与区激活都是概念的次域突显,两者可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层面本质上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次域,而激活区则可以是核心次域或从属次域。最后,转喻不仅可以从内部定义为一个概念域内发生的某种概念“替代”(A FOR B)关系,而且可以从外部将这种替代性内容操作与其他类别的内容操作进行对比,从而认清转喻的本质,完善转喻的定义。
  这些发现对转喻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启示。研究转喻、层面化与区激活三者之间关系,首先必须厘清相关概念;借助原型理论中“相邻性”这一核心概念,可望为认知语言学转喻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本文以汪曾祺的“新编古代戏”为研究对象,将汪曾祺完成其“新编古代戏”的改编过程理解为一次历史重塑,其作品中的历史主体及其主体意识通过生成、补偿、抑制、置换、投射等一系列能动关系项的变动完成了一次再生产,本文依据这一逻辑将作者处于新的历史语境之下完成的“新编古代戏”与改编前的原作进行对照,以人物分析为线索挖掘这一系列能动关系项的变动,及其背后的深层结构,并完成了全文框架的构筑。  第一章主要写相较于
学位
本论文具体从师陀的《果园城记》入手,通过时间与空间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中的具体呈现不同来分析“果园城”在传统与现代社会更迭下的时空设置。时间在“果园城”内呈现出匀速而缓慢的传统姿态,“静止”是传统时间呈现出的终极模式。但另一方面,时间又富有现代变革的“加速”特质,时间带来的毁灭为“果园城”的现代变革扫清障碍。空间在“果园城”内与政治紧密联系,统治集团通过制造空间上的差异、隔离与警示来排除异类,维护统治
学位
《鄘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鄘风》中的诗歌既有商朝的文化遗存,又有周代的文化痕迹,同时还有春秋礼崩乐坏的印记,是那个时代社会历史风貌的真实反映。由于对文学功能的认知不同、对“风诗”产生的背景和地域理解不一,以及时代的局限等原因,历代学者对《鄘风》诗旨的解读众说纷纭,难以统一,这也为后来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空间。本文以《鄘风》为研究对象,对其十首诗旨进行再探究。  绪论部分:简述《鄘》的疆域、历
学位
丁玲是一位颇具个性且有着独特写作风格的现当代女作家,她传奇多彩的一生、自由洒脱的风格以及坚韧刚强的性格,促使其作品也因此别具一格、富有感染力,这一点在其小说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每位作家都有自身体察世界、感受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自我思考,从而产生独一无二的认识和感知。在创作过程中,这些认识和感知有时会成为作家的创作灵感,有时会成为其创作素材,在文本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作家自己思考的痕迹,从而形成了独属于
学位
《史记》是一部历久弥新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其各个历史阶段的记载中,几乎未曾间断的歌诗运用,正是其中增彩的一笔。一方面,歌诗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所处的历史语境、包括附着在历史语境上的文化因素的表现,是深化对《史记》认识的蹊径。另一方面,歌诗强烈的抒情性与依附历史事件的叙事因素,“有辞”“合乐”“可歌”的基本特征,都在《史记》文本的记载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无论是以“歌诗”认识《史记》,还是以《史记》
学位
茶诗,即诗题或内容涉及茶的诗歌。唐朝是茶诗发展的兴盛时期。中唐的白居易是唐朝创作茶诗数量最多的诗人,共有64首茶诗。白居易的茶诗体现出了茶与文人雅士的诗情与茶趣,茶诗可以表现他们的真情,体现他们高尚的情操,阐发他们寻佛问道的感悟,也可以揭露、讽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白居易的茶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唐朝茶文化的发展面貌。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来源、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
学位
针对艺术与科技两种文化的冲突,美国文论家苏珊·桑塔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新感受力”美学观,认为不应将艺术与科技对立,一方面当代艺术吸纳了科学理性精神及科技手段,受众的艺术观需要随之改变;另一方面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出现了感官麻痹,需要新的感受能力接纳新艺术,进行艺术欣赏和批评。桑塔格抛弃了文学教化论,反对古希腊摹仿说影响下创作动机和批评模式的单一,重申创作动机的多样性和文艺表现的丰富性;将文艺欣赏
学位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该剧在中国的翻译已有百年的历史,积累的文献浩如烟海。进入新世纪以来,《哈姆雷特》在中国的翻译仍然持续不断,为国内对该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引发了中国学界对其人文思想、悲剧精神和艺术特色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另外,百年以来随着《哈姆雷特》的不断翻译,该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个时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五四时期”对胡适文学思想和鲁迅小说的
学位
本文主要以贾平凹四部作品的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贾平凹小说电影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及审美意义与价值。  本文以贾平凹的四本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高兴》和电影《月月》《野山》《乡民》《高兴》为研究对象,对这八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五章,旨在以四本小说为参照,分析改编电影的手法及特征,为小说的电影改编总结经验。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来源、选题意义、
学位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代表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选本众多,至今仍有三百余种,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其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译本层出不穷,对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符号学,作为崭新的跨学科理论,融符号学、语言学和社会学于一身,它从符号的本质属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