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中呈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是适应其自然、社会环境,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也逐渐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迅速起步。1978年全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确定重点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借用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加入旅游开发行列。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积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号召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鼓励牧民利用蒙古族文化,经营旅游点,向外界宣传自己文化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正蓝旗现在已入选为“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和全国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之一”的荣誉称号。但是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民族旅游发展的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迁。这种旅游开发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日益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如何来保护传统文化成了旅游人类学的主题。民族旅游成为当今文化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一支时,人类学的视野也更多地转向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变迁和传统文化保护的研究。笔者在“福特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以正蓝旗“牧人之家”旅游景点为调查对象,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地牧民开发旅游中变迁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原因,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地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部分,分析了当地的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民族认同,并归纳出民族文化变迁的几项特征。最后附参考文献和本论文中所分析的图片。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地区教育差距比较大的国家,集中表现在在东部和北部和南方一带教育比较完善,
族群认同在民族—国家的构建及维系族群的稳定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单一的族群身份却也是当今世界纷争不断的根源。因此本文通过对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再解读,从
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受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人类
<正> 被称为"香格里拉"的不丹,1990年政局一直动荡不安,要求人权和实行多党制民主政治的呼声在9月份达到了高潮.支持民主政治的示威游行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最终导致了较大范
背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ICU常见的急危重症,国内病死率高达68.5%左右。ALI/ARDS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一致认为ALI/ARDS是机体炎症反应失控的结果,而凝
双对称图像是指函数的图像既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或图像有两条对称轴或图像有个对称中心的函数图像.本文给出这类函数的图像对称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应
<正>随着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全面铺开,畜牧厅系统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正逐步开展,在此过程中人员的岗位管理重要性凸显,结合我厅系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
2004年以来,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加速上涨,逐渐形成难以调控的"坚硬泡沫"。本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垄断正是泡沫的主要"硬核"之一。随着各市县土地收购储备机构
颜色识别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颜色分选设备基本依赖于国外产品,其原因是颜色识别关键技术没有解决。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