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配体结合区的人源化纳米抗体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意义组织纤维化和严重的瘢痕形成是创伤愈合过程经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如果是发生在主要脏器会危及生命,大面积发生在体表会影响皮肤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而发生在颜面部位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在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阻断TGF-β1活化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在预防或治疗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TGF-β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βR)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为单次跨膜蛋白,存在TβRI、TβRⅡ和TβRⅡI等三种亚型,其中TβRI和TβRⅡ参与了TGF-β1信号通路的激活。TGF-β1首先与TβRⅡ结合并导致后者胞内域磷酸化,招募TβRI形成异源二聚体,随后激活Smad信号通路并最终导致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大量分泌I型和ⅡI型胶原蛋白,从而导致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因此,采用抗体药物阻断TGF-β1与TβRⅡ的结合反应即可能有效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并有效阻断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纳米抗体(Nanobody,Nb)亦称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sd Ab)或重链单域抗体(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VHH),是一类以羊驼单链重链抗体可变区构建的新型小分子抗体,高4.8nm,直径2.2nm,大小约为15 KDa,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和组织穿透能力,并且可以利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系统高效、廉价生产,因此在治疗性抗体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筛选靶向与配体TGF-β1结合的位于TGF-βⅡ型受体界面区的纳米抗体或许有可能降低或阻断TGF-β1所传递的信号,甚至成为抑制瘢痕形成的有效策略。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稳定性高,利用微生物系统就能实现高效制备,因此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拟从人源化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库筛选一种靶向TβRⅡ配体结合区的纳米抗体,建立高效制备方法,并对其体外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发抗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纳米抗体药物打下坚实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1、抗原肽设计与合成采用CN3D4.1软件分析TGF-β1与TβRⅡ结合的3D结构模型,找到二者相互作用界面区,选取随机卷曲的肽段为抗原肽,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2、抗TβRⅡ纳米抗体的噬菌体展示与筛选抗原肽包被于氨基化酶标板中,利用商品来源人源化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库(库容量为3×109)进行三轮淘洗,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DNA序列分析鉴定。3、纳米抗体的重组工程菌构建与小规模制备按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纳米抗体目的基因,3’端引入His6标签序列,按常规方法克隆于p ET21b表达载体的NdeⅠ和HindⅢ位点之间,热击法导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shuffle T7B中,以便目的基因在T7启动子驱动下高效表达。SDS-PAGE法分析纳米抗体抗体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产物,选取高效表达克隆作为工程菌保存备用。摇瓶规模发酵培养,IPTG诱导菌体经超声破碎后电泳分析上清和沉淀中的目的表达产物分布情况,以确定目的蛋白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还是包涵体蛋白形式存在。根据目的蛋白的理化特性,利用阳离子交换(CM-Sepharose FF column)和镍离子螯合层析柱(Ni-NTA column)二步法纯化目的蛋白,以分子筛层析(Sephadex G25 colum)置换缓冲液,BCA法检测目的蛋白浓度。4、纳米抗体与成纤维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成纤维细胞NIH3T3为靶细胞,在6孔板中每孔接种5×104个细胞,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EME培养基培养24h,接着无血清培养24 h,用5%BSA溶液封闭,加入不同浓度TβRⅡ纳米抗体共孵育,以FITC标记的鼠抗His6抗体检测纳米抗体,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5、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主要通过观察对靶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来考察纳米抗体对TGF-β1刺激信号的阻断效应。以成纤维细胞NIH-3T3为靶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EME培养基培养后血清饥饿24 h,加入TGF-β1和不同浓度TβRⅡ纳米抗体共孵育48 h,按常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6、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观察对成纤维细胞的I型和Ⅱ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来考察纳米抗体对TGF-β1的阻断效应和抗纤维化与瘢痕形成的潜力。成纤维细胞NIH-3T3用TGF-β1和不同浓度TβRⅡ纳米抗体共孵育后进行Western blot法分析,用抗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7、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细胞划痕法体外模拟创面愈合的过程,观察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对TGF-β1的阻断效应。结果1、抗原肽设计与噬菌体纳米抗体筛选从TβRⅡ的配体结合界面区选取一段由15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随机蜷曲多肽为抗原肽。经噬菌体展示和三轮淘洗得到32株阳性克隆,经DNA序列分析鉴定均为2个不同的纳米抗体,分别命名为TβRⅡNb17和TβRⅡNb21。2、纳米抗体工程菌的构建、表达与纯化以p ET21b为表达载体和E.coli Shuffle T7-B为表达宿主菌成功构建了TβRⅡNb17和TβRⅡNb21高效表达工程菌,且二种纳米抗体均以可溶性表达产物存在。表达产物经阳离子交换和镍离子螯合层析柱二步纯化后纯度达到98%以上。3、纳米抗体与成纤维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性结合TβRⅡNb17和TβRⅡNb21二种纳米抗体均可特异性结合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表面,结合反应呈剂量依赖性。4、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二种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明显不同,TβRⅡNb17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TGF-β1的刺激效应;TβRⅡNb21则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TGF-β1的刺激效应。5、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TβRⅡNb17和TβRⅡNb21二种纳米抗体均可抑制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能抑制TGF-β1的促胶原蛋白表达效应。6、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二种纳米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明显不同,TβRⅡNb17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迁移、并抑制TGF-β1的刺激效应;TβRⅡNb21则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且对TGF-β1的刺激效应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基于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界面靶向策略成功获得了TβRⅡ配体结合位点的抗原肽,以此抗原肽从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库中成功筛选到2个人源化抗TβRⅡ纳米抗体,二者在大肠杆菌系统均可高效可溶表达,均可特异性结合于成纤维细胞表面的TβRⅡ,并由此阻断TGF-β1对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刺激效应,但在对靶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影响出现了差异。本研究为研发用于防治纤维化和瘢痕增生的抗TβRⅡ纳米抗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各类生物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与疾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识别疾病相关的miRNA,以及与各类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深对疾病发病机制和原理的理解与探索。同时,以miRNA为靶点,探究其与药物或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也能为疾病的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开发与设计带来极大的帮助。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目的: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 A dehydrogenase,SCAD)是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前期研究显示,SCAD对高血压引起的病理性心肌肥厚有负性调控作用。本文旨在研究SCAD/IRF7/CCL2/STAT3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厚的调控,阐明SCAD调控心肌肥厚的新机制。方法:1.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
目的:抑郁症的病因极其复杂,涉及遗传、情绪调节能力、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等因素。炎症导致神经元功能下降,而受损的神经元是导致脑部疾病病变的基础,炎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也是抗抑郁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线粒体功能障碍也是导致神经细胞衰老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株BV2活化建立神经炎症模型及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探讨一种活性多肽对小胶质细胞
目的:化疗与放疗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会损伤肿瘤细胞,而且也会破坏人体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癌症患者易受到真菌的感染。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唑类抗真菌药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唑类抗真菌药对肺鳞癌的作用及其对顺铂疗效的影响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筛选抑制肺鳞癌细胞最佳的唑类抗真菌药物,深入研究其体内外抗肺鳞癌细胞活性,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选用有效治
目的: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分为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大细胞肺癌和肺腺癌。其中,LUSC患者与吸烟有密切关系,发病率较高,约占NSCLC总数的30%。LUSC对现有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靶向药物及常规化疗药物反应不佳,且发现时
应激性脑损伤是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及环境应激导致的脑功能紊乱和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脑组织神经元受损是严重失眠、重度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癫痫、精神分裂症以及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在长期持续的应激下将导致上述多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然而,应激性脑损伤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运用转录组测序(RNA-seq)、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如GO和KEGG等分析软件发现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出现
基于课题组的前期研究,首先将医用蒙脱石(MMt)酸活化改进处理,再通过静态离子交换法将阳离子型药物盐酸倍他洛尔(BHC)负载于活化蒙脱石的层间域,从而获取一种新型药物载体(MMt-BHC)。接着,我们制备出了一种新型载药蒙脱石-聚丙烯酸树脂微球(MMtED PO MPs),继而通过将其与适宜的辅料联合构建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眼部递药系统(MMt-ED PO MPs混悬滴眼液)。本研究制备的MMt-E
过氧化氢(H2O2)参与生物体内众多生理的过程,其在体内水平的动态平衡,影响着多个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生长调控。生物体内H2O2水平的变化还与生物体生理病理情况密切相关,是许多疾病的检测指标。因此,通过对H2O2的检测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其与生物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关联,快速准确地掌握机体的变化,更有利于进行内环境稳态干预和疾病早期诊断。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低成本,结构简单,选择性高,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针对肿瘤的突变位点进行基因修饰,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疗法针对低抗原性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效果,为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靶点、增强抗肿瘤的特异性、拓展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一、构建HLA-A2+的K562细胞株,以便于提呈插入的外源表位肽。从T2细胞c DNA中克隆出编码HLAA0201的全长基因序列,连接B2M后作为完整H
癌症日益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铂类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治疗上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严重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近年来,铑配合物因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当前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中心,也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动力源泉,其含有的线粒体DNA(mt DNA)是其独有遗传复制系统,mt DNA编码的蛋白酶在维持呼吸链的稳定有巨大的作用。基于此,设计靶向线粒体并破坏线mt DNA结构的药物在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