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海通集洼陷带含油气系统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海通集洼陷带油气勘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加强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从含油气系统基本要素特征、含油气系统基本地质作用及其与地质要素的配置关系,油气关键时刻及其对生烃史的影响出发,以油气显示、油源对比为依据,纵向上划分海通集洼陷带古近系含油气系统,平面上圈定含油气系统范围。通过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过程的分析,提出该洼陷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意见。对海通集洼陷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等含油气系统基本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烃源岩为沙一段、沙三段地层中的暗色泥(页)岩、油页岩,灰质、白云质页岩及灰质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品质最好。古近系储层较发育,岩性为粉砂岩、含砾砂岩等,属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每一个油气藏发育区都对应着一个大的扇体物源发育区。海通集洼陷带沙三段烃源岩在东营组沉积期达到最大埋深,烃源岩全部进入生烃门限,局部进入生气阶段。分析了含油气系统基本地质作用及其与地质要素的配置关系。对热演化和生烃史进行分析,沙一段烃源岩油气生成中心主要发生在海通集洼陷。油气向东、向南是主要运移指向,在刘庄-孟居一带聚集成藏,向西、向北是次要运移指向。沙三段烃源岩生油中心也位于海通集洼陷,埋深达到 2800m 时,Ro 为 0.5%,达到生烃门限;埋深 4000m 时,Ro 为 1.3%,达到生油高峰。生成的油气向洼陷周边都有运移。运用正构烷烃特征、沉积环境、生源构成、成熟度、族组成、芳烃特征等多种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油源对比。沙一段原油来自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沙二段和沙三段油气来自沙三段烃源岩。划分出东濮凹陷海通集洼陷带古近系沙一段-沙一段(!)和沙三段-沙河街组(!)两个含油气系统。综合研究认为,柳屯-海通集洼陷结合部作为继承性古隆起、洼陷西翼沙二下以及文西地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埋地热油管道停输再启动、预热投产方面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埋地热油管道正反输过程中出现的非稳态热力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数值计
本文采用物质平衡法,深入研究了气藏生产动态。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研究了水驱气藏的早期识别方法;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弹性水驱气藏的水体评价方程,继而对开发早期气藏水体规
精细构造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精细构造研究是随着高分辨率开发地震技术和油田的深度开采而产生的。由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微幅度构造、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
本文主要以公路工程管理中质量与进度的合理管控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公路工程管理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路工程质量管理基础特征,包含影响因素多,施工中会产生质量变异
低渗透油田作为一种非常规油田,必需借助大型增产措施和特殊开采工艺或先进技术才能实现经济开采。低渗透油田开发一直是国内、外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随着中、高渗透油田的持续
本文针对目前井控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需求而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介绍井控压井的基本原理开始,接下来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压井方法,结合油田现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分为不
贝16区块属于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为了有效合理开发,必须对它的地质特征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就是通过岩心、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它的构造特征、储层特
东濮凹陷历经过二十多年,勘探难度逐渐加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为东濮复杂断块的正确成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果保真度和保幅性较高,较好的保持了地震波的动
本文通过HYSYS物性数据模拟,输入各种组分数据,模拟出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等物性参数,以便于导入TASC程序中用于传热计算;介绍了TASC程序中管、壳程冷热流出现相变时计算方法,并
本文以地面驱动单螺杆泵杆柱运动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采油工程的现场需求,并结合在矿场实际中发现的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现象,对提高系统效率优化设计,生产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