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部署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平安校园的工作任务,会上,李克强总理对防止校园欺凌做出特别指示,他指出,“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他要求对校园欺凌现象要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坚决制止,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会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因此,教育理论应该重视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探寻校园欺凌发生的现实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借助肢体、语言、人际关系、网络或其他外部力量等方式持续实施的对他人的身心、人际关系、学业和财产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攻击性行为。其主要的类型有六种,一是身体欺凌: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殴打、人身攻击等;二是语言欺凌:主要包括起侮辱性绰号、辱骂或者嘲笑他人等;三是社交欺凌:主要表现为将被欺凌者进行孤立、排挤,不让其参与集体活动;四是财物欺凌:主要是对被欺凌者进行敲诈勒索、收保护费等;五是性欺凌:强奸、猥亵被欺凌者,或者对其身体部位及其性器官进行侮辱;六是网络欺凌:主要表现为对被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进行拍摄或者制成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供人观看以及在网络上散播被欺凌者的谣言等。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建构。文章主要从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危害和目前校园欺凌的对策不健全,提出研究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问题、预防校园欺凌发生,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校园欺凌的文献综述,从校园欺凌的概述、危害以及国内外对校园欺凌的策略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对校园欺凌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呈现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危害、以及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校园欺凌研究认识不够;国家缺乏相应的立法;学校处理校园欺凌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第四部分是从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一是主体策略,从学校层面进行治理。拓展德育内容,让学生品德内生外化;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关怀;设立预防机构,让学生有处伸冤;鼓励学生学会自己解决,让校园欺凌不在隐蔽;提高教师素养,让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丰富德育途径,让德育教育变得有活力;二是辅助策略,即社会和家长应该加入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队伍中,让被欺凌学生无时无刻体会到社会以及家人对他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