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围产保健特别是产时保健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研究表明,不同方式不同体位的待产造成的分娩结局不同。恰当的体位在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指导产妇分娩的体位有多种,如平卧位、坐位、自由体位等,尚未见有专用待产椅坐式微震待产的文献报道。本课题对微震待产椅进行临床应用的研究,并且通过对坐式微震待产、坐位待产、平卧位待产三种待产方式的观察,比较其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VAS评分效果、新生儿情况等,旨在探讨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待产方式。方法:收集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住院待产的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孕妇180例,均采用自愿原则随机分为3组:坐式微震待产组(A)50例,坐位待产组(B)50例,平卧位待产组(C)80例。纳入标准:(1)年龄:22~30岁;(2)初产妇;(3)孕龄计算准确;(4)单胎头位;(5)孕37~41周;(6)无胎膜早破;(7)胎头已衔接;(8)无脐带绕颈;(9)胎盘位置正常,无老化,羊水量正常;(10)骨盆外侧量正常;(11)临产后宫缩规律产程进展顺利者;(12)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隐性脐带脱垂者。各组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记录比较三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VAS评分效果、新生儿情况。结果:(1)产妇第一产程及活跃期时间坐式微震待产组较坐位和平卧位组均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率:坐式微震待产组剖宫产率最低,阴道分娩率最高,与平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微震待产组与坐位、平卧位比较产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微震待产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6~8cm时VAS评分坐微震待产椅较不坐微震待产椅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均为轻度。结论:1.与平卧位、坐位组比较,坐式微震待产组活跃期和第一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表明坐式微震待产有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2.分娩结局比较显示坐式微震待产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3.VAS评分结果显示坐式微震待产能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增加其舒适度,产妇较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