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治疗阶段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_nast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皮损临床表现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占99%以上。临床上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进行期、稳定期及退行期,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能够提供皮肤组织的三维影像及亚细胞结构图像,扫描深度可达300μm(真皮层),具有无创、实时及动态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皮肤肿瘤、炎症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等多种皮肤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外还可以动态评估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如寻常型银屑病。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来判定寻常型银屑病的分期以及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进行动态监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皮损表现及病史将所有患者进行分期(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利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11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进行检测,然后对甲氨蝶呤或卡泊三醇软膏独立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在治疗的第0、4、8周使用RCM对同一皮损进行检测,保存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图片,并同时进行临床评分。最后统计分析116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各自所对应的RCM特征分布情况,以及治疗随访的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第0周(T0)及第4周(T1)RCM特征变化情况(共50例,其中23例由于未按时复诊及依从性差等原因失访,27例中随访满8周的人数不足10例,故而未统计第8周RCM特征变化)。利用卡方检验比较这三个时期RCM特征分布之间的差异及T0及T1期RCM特征变化差异。结果1.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分析1)基本信息:11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78例(67.24%),女38例(32.76%),男女比例2.05:1,平均年龄43.55(18-80)岁。116例患者中进行期42例(36.21%),稳定期36例(31.03%),退行期38例(32.76%)。2)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RCM特征:弥漫性角化不全,在角化不全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减少或缺失,棘层中可见Kogoj微脓肿,基底层色素含量显著减少或缺失,真皮乳头血管周围可见高折光炎细胞,真皮乳头明显扩张,其内可见扭曲扩张的血管;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RCM特征:局灶性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Kogoj微脓肿减少或消失,基底层色素含量减少或缺失,真皮乳头血管周围高折光炎细胞减少或消失,真皮乳头扩张,其内可见扭曲扩张的血管;退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RCM特征:角化不全消失,颗粒层恢复,Munro微脓肿/Kogoj微脓肿消失,真皮乳头周围色素环结构恢复明亮,真皮乳头血管周围高折光炎细胞消失,真皮乳头稍扩张,其内可见扩张的血管。3)寻常型银屑病皮损RCM特征在不同分期中的发生率变化:角化不全、颗粒层缺失、表皮层炎症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或Kogoj微脓肿)、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扩张发生率从进行期到退行期逐渐降低,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发生率从进行期到退行期逐渐增加。4)RCM特征发生率在不同分期之间相互比较结果显示:角化不全、颗粒层缺失、表皮层炎症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或Kogoj微脓肿)、真皮乳头扩张及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在进行期与稳定期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且角化不全、颗粒层缺失、表皮层炎症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或Kogoj微脓肿)、真皮乳头扩张在进行期中发生率较稳定期高,而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在稳定期中发生率较进行期高,但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在进行期与稳定期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角化不全、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及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在稳定期与退行期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且角化不全、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在稳定期中发生率较退行期高,而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在退行期中发生率较稳定期高,颗粒层缺失、表皮层炎症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或Kogoj微脓肿)及真皮乳头扩张在稳定期与退行期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2.寻常型银屑病不同治疗阶段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分析1)基本信息: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19例(70.37%),女8例(29.63%),年龄20-65岁。2)与治疗第0周(T0)相比,经过4周(T1)有效治疗后,RCM下角化不全(T0为59.3%,T1为25.9%)及真皮炎症细胞浸润(T0为92.6%,T1为51.9%)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而表皮炎症细胞浸润(T0为25.9%,T1为3.7%)及真皮乳头扩张(T0为66.7%,T1为40.7%)发生率减少不明显(P>0.05),真皮乳头边界(明亮色素环)(T0为7.4%,T1为59.3%)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3)经过有效治疗后,角化不全逐渐减少至消失,真表皮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或消失,真皮乳头扩张逐渐减少,且真皮乳头周围色素环结构逐渐恢复明亮。结论1.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鉴别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稳定期及退行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表皮层及真皮层炎细胞浸润是区分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进行期与稳定期的一个很好的RCM特征;3.角化不全的消失和真皮乳头边缘色素环结构的恢复是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退行期的典型RCM特征;4.RCM特征如角化不全减少或消失、真皮层炎症细胞减少或消失、真皮乳头边缘色素环结构的恢复可作为微观指标用于观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其他文献
吡啶及其衍生物构成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生产,化学生产,工业溶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吡啶在水中具有高挥发性和溶解性,因此在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数量急剧增加,这对变电站维护人员来说检测工作将更加复杂多样。因为传统的人工变电站检测不仅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个
地震是一种有着巨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对震区建筑物在预定功能下的安全性和可居住性的评估是地震现场紧急工作的重点之一。传统的评估方法是专家或者有培训经验
一、数学法 语言现象有时用数学概念来解说,知识更易掌握。如1995年高考第2题中的“赔偿(归还),由“偿还”可推知“偿”的解释正确,“濒(接近)临”,由“濒于绝迹”可推知“濒
采用油相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Li3PO4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表
站在弥漫着春韵的田间河岸,占据我整个情怀、整个视野的,竟是那遍野的小草.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端、“大智移云”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不断更新,企业的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问题也有了新的进步,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企业的业务和财务部门的信息
【正】 创建于1978年5月的杭州师范学院,座落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文化名城杭州,是一所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师范院校,现已成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
岭南纹样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弘扬及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尽的使命及责任。新时代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国文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