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第4因子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辐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IR)后组织器官修复主要取决于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无论是来自表皮还是血液的干细胞都聚集于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 HIM)内,通过HIM迁移到远处发挥作用。HIM中的基质细胞不仅对维持干细胞增殖能力有利,还能保持其旁观者效应,使得绝大多数造血干细胞维持在非细胞周期增殖状态,从而避免了电离辐射直接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其产生细胞因子、自由基等所致的间接杀伤。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是HIM的重要组成成分。它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分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造血,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对于保持机体在生理状态尤其是应激状态下造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 PF4)是一个潜在的辐射保护趋化因子,它能可逆性的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促进造血干/祖细胞与内皮细胞和间质的黏附和活性、在干细胞移植中促进循环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减弱骨髓细胞对化疗药的化学敏感性并提高化疗后造血祖细胞的活力和生存率、加速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恢复、抑制辐射所致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保护小鼠造血细胞免受辐射损伤。实验方法和结果本课题研究了PF4对急性辐射损伤的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s)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PF4的辐射防护机制,为寻找可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辐射保护剂奠定基础。实验将原代培养的hBMSCs随机分为4组:①PF4 +照射组(P + I),②P F4保护组(P),③单纯照射组(I),④正常对照组(N)。照射前给予1μg·ml-1 PF4或等量PBS预孵育12 h,然后予以或不予以5.0 Gy吸收剂量的60Co-γ射线均匀照射,辐照后设置时间点收集各组细胞进行研究,具体为:1、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测定照后d0~d10细胞活性以确定PF4最佳给药时间和最佳起效剂量以及最佳电离辐射吸收剂量;2、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各处理组细胞的生长状态、生长规律和表观特性;3、流式细胞术检测辐照后20h细胞周期;4、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辐照后d2、d4、d6细胞凋亡;5、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测定辐照后20h p21、CYP1A1、PCNA 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PF4对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2、与I组相比,PF4明显提高5.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hBMSCs存活率,存活细胞达60 %以上(I组<40 %)。3、受辐照组细胞增殖缓慢,约于照后d 4进入对数生长期,与I组比较,P+I组细胞体积大、边界清、轮廓完整、胞内分泌颗粒相对较少、碎裂细胞少、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特有的纺锤形、条索状、漩涡样排列,同时细胞存活时间(2.5个月)和传代次数(4~5)明显增加,I组仅为1.5个月和1~2次。4、I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N组和P组,相差约(20~40)%;与N组和I组相比,使用PF4的实验组S期比例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与P+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5、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辐照因素对hBMSCs的影响从第2天已开始,活细胞减少(91.500±0.819 %)、晚期凋亡细胞增多(3.567±0.551 %),后期早期凋亡细胞(17.133±2.854 %)异常增多;PF4对hBMSCs的保护作用在辐照早期不甚明显,仅早期凋亡细胞减少(2.233±0.208 %)、活细胞增多(93.033±0.379 %),从第4天以后该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P<0.001),到第6天时P+I组的各组细胞与N组和P组相差无异,而单纯照射组细胞损伤巨大。4、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照射引起hBMSCs p21 mRNA表达上调,I组( + 0.84±0.03)p21 mRNA表达较之N组(0.000±0.000)显著上调(P<0.01);与I组相比,P组( + 0.170±0.090)p21 mRNA表达下调(P<0.05);P+(I + 0.420±0.210)组较之I组p21 mRNA表达下调;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4能诱导CYP1A1 mRNA表达下调,与I组( + 0.201±0.091)相比,P组(﹣0.221±0.084)和P+I组(﹣0.502±0.060)CYP1A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当有照射因素参与时,含PF4的实验组hBMSCs CYP1A1 mRNA表达的下调更显著。结论1、60Co-γ射线造成hBMSCs细胞损伤的最佳吸收剂量为5.0Gy;PF4对hBMSCs的最佳给药时间为照射前12h,最佳起效剂量为1μg·ml-1。2、PF4对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3、PF4具有减轻电离辐射对hBMSCs损伤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无时间依赖性,具体表现为抑制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细胞比例、提高细胞活力、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促进电离辐射急性抑制期后细胞增殖的恢复、维持恢复期细胞增殖分化和传代能力。4、PF4能将细胞静止于细胞周期S期,其调控机理可能与其特异性调节p21 mRNA和CYP1A1 mRNA表达有关,它们参与了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并能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其他文献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对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系统开展表型组学、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猪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基因组学技术构建遗传特异性遗传标签和个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对运动抗衰老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运动抗衰老和非酶糖基化作用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通过建立D-半乳糖亚
<正>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撰写论文之前,须提纲挈领,有成竹在胸之准备。一气下笔,自然成章。(余英時《钱宾四先生论学》,《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钱
利用燃烧耗氧的特点设计的新式无氧瓶不仅能用于种子在无氧条件下的萌发实验,还便于对种子无氧萌发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酒精进行检测。实验证明,种子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
基于《辽宁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估。本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政府出台政策以提振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田径项目。在该项目众多的练习手段中,专门针对运动员速度、力量、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单一性练习,如果缺乏有机融合或过渡的话,则很难在完整技术表现中起到直接促进作用。而专项跳跃类练习则具有提高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改善技术动作、最终提高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的作用。专项跳跃能力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具有积极作用,发展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核心和基础
电偶极子在三层介质中电磁场理论求解问题可追溯到上世纪初。二战以来,分层介质的电磁波理论在海洋潜艇通讯、海底探测、石油勘探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微带电
在城乡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模板高支体系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模板支设形式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模板高支撑体系,然而在其的使用时常会出现模板坍塌的不良情况。其主要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其中涉及有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不合理等不良因素。所以基于全面的防止该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强化对上述相关因素的管理,本文对轮扣式钢管支架应用的
目的观察志愿者暴露于-1.5 Gz持续5 s与+Gz持续10 s离心机加速度作用下,腿部加压套带(压力20 k Pa)对推拉效应(PPE)的防护效果。方法分别测定5名志愿者预先无-1.5 Gz作用时的
通过对BT20,TC4等钛合金板材YAG,CO2激光焊接试验,分析了钛合金激光焊接常见缺陷和防止措施,研究了焊前清理、焊接过程中气体保护、激光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及焊后处理对焊接接